傍晚时分。
彤红的夕阳挂在天边,映红半边天际。
哒哒的马蹄声中,唐昊骑着乌骓踩着被夕阳拉长的影子,缓步在石砌大街上。
一路上,行人渐渐稀少起来。
一些商贩们驾驭着马车匆匆行走在大道上,时不时的响起吆喝马儿的声音。
街边的一些店铺也收拾起来准备打烊。
此处多为外邦族人的居住地,屋舍相对而言矮小不少。
经过一番打问,唐昊方才知道,一品肴很好找,是一座三层的酒楼。
在这一带格外突兀。
不多时,唐昊便到了那三层楼阁门口。
乍一翻身下马,热情的外族小厮便接过唐昊的缰绳,拉着马匹前去外边的马厩。
走入厅堂,桌椅摆设完全按照中原习俗,摆放的中规中矩。
木柱上悬挂的几盏灯笼,倒是为这冷清的店铺增添几分暖意。
不多的几个食客就着案桌上的凉菜,喝着所剩无几的酒酿。
这些食客虽是外邦人打扮,说着自己听不懂的话语。
就在唐昊驻足之时。
“阁下可是唐公子?”
一声略显突兀的声音,从唐昊身侧传来。
唐昊微微扭头,一个小厮模样的人,面上堆笑,迎了上来。
“正是。”
那小厮深深躬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
“有位客官已在雅间等候阁下多时了,请随我来。”
唐昊微微点头,便跟在了小厮身后,向着楼上走去。
与两桌食客擦肩而过之时,唐昊余光一瞟。
个个相貌黝黑,那一双双手上,虎口上并没有拿刀剑留下的老茧,倒不像是习武之人。
自始至终,这些人的神情都格外自然,甚至都没瞟上自己一眼。
唐昊换不上楼,心中却泛起了狐疑。
难道是自己曲解了吐蕃王子的意思?
为何这楼阁上也并不见一丝杀意的存在?
带着一抹狐疑唐昊随着那小厮东折西拐,终是在一间装潢相对华丽的雅间停下。
身前那小厮转过身来,深深躬身,道。
“唐公子,客人已在雅间等候多时了,我便不叨扰两位。”
“若有任何吩咐,摇响房门旁的铃铛便是。”
说着,小厮指着门口左侧吊着的一个黄铜铃铛。
唐昊微微点头。
待小厮离去,唐昊并没有立马走进雅间。
站在雅间前的走廊上,唐昊走上两步,来到栏杆前,将整个酒楼的布局看在眼中。
一楼厅堂中的一桌食客已然出了酒楼,两个小厮有条不紊的收拾着桌上的残羹冷炙。
分工有序,动作麻利,并未任何异样。
整个酒楼中除了那剩下一桌食客‘叽哩哇啦’的嬉笑声,和收拾碗筷的声音,便再也没有任何声响。
这一切过于正常!
正常的让人感到有些诡异。
唐昊深深吸了一口气,右手轻扶在青釭剑上,缓缓转身,凝视着那个安静的雅间。
……
酒楼对面的一间屋舍中,昏暗的烛火摆放在八仙桌上。
两杯青茶冒着白气,升腾的白气丝丝缕缕潇洒在空气中。
烛火映照在一张黝黑的脸庞上,禄安赞透过半掩的窗户,望着那个消失在一品肴门口的身影,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人,我已带到,其他的就看阁下了。”
说罢,禄安赞缓缓扭过头来,看着对面的人影。
斗笠下,看不清这名黑隐忍的面容,微微点头中,略显嘶哑的嗓音传来。
“吐蕃大相,果真有几分手段。”
“不仅除去大唐的劲敌,还能一举除去国内的障碍。”
“一石二鸟之计,让人佩服。”
一声冷哼自禄安赞鼻腔中传出,端起案桌上的青茶,呷上一口。
禄安赞望着那袅袅飘洒的白气,目光中闪过一抹决绝,沉声道。
“大唐的唐昊,锋芒太盛,大唐得此人,如虎添翼。”
“此时若是有仁慈之心,只怕这把利剑会拿吐蕃开刀。”
说罢,禄安赞轻轻晃荡着手中的茶杯,眼中射出两道寒光来,缓缓道。
“至于那个傀儡,本就是其他部落的一枚棋子,可汗念其是自己带回皇宫才不忍下手。”
“我这个做大相的,定然要替可汗分忧。他不忍心做的,我便替他去做。”
斗笠下的人影微微一动,沉声道。
“在大唐境内,吐蕃王子暴毙,我想任谁也想不到幕后主使,居然是你吧。”
听罢,禄安赞面色阴沉下来,盯着面前的人影,沉声道。
“大唐内乱,或者大唐和吐蕃产生摩擦,不正是阁下所愿意看到的吗?”
对面的人影沉默不语。
禄安赞也不去理会,转头看了看窗外,几个微醺的食客此时已然出了酒楼。
夕阳的余晖也在此刻完全消散。
夜幕快要降临了。
禄安赞看着那渐渐暗淡下来的天色,缓缓道。
“准备收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