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官仙!
3426章又见自杀(上)余志京今年十六岁,是一个普通的花城少年,现在是放假的时候,他原本能睡个懒觉,却是一大早被父亲揪起来,出来打探消息。
他对此是相当地不满意,自己那个三叔,赚钱的时候也没招呼过家里多少,现在遇到事儿了,不但一家子搬过来住,害得他懒觉也睡不成。
小余同学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一个是关注周围有什么碍眼的人没有,还有就是看好马路上自家设的路障,不要让人随意搬动。
没错,就是私人设的路障,北崇人来势汹汹,为了防止他们抓了人飞速逃窜,余老三自己动手,做了几个路障放在公路上——他也是学别人的做法,花城已经不止一段路有路障了。
按说交警是不能答应这种事儿的,不过余家十几个人围过去,说你们警察没本事,看着花城人被北崇抓走不管——路障可以撤,如果我们被北崇人抓了,你负责要回来就行。
交警哪儿敢答应这个?花城这个城市,就有这么奇葩,涉及了个人的利益,尤其是宗族势力比较强的,敢直接叫板警察,堵路都堵得理直气壮。
余志京就是看管着这边三个路障,另一边是他的堂弟看管,有车过来的话,他就劝对方绕行——至于说附近的住户,他一眼就能认出来。
有人很不满意,说你个小屁孩儿也敢拦我?不过听他解释理由之后,大多数人都能表示理解——北崇人在花城大肆抓人,已经为很多人所知,大家心里都是愤愤不平。
有个别人觉得,这关我鸟事,但是真敢这么说的,连路人都要指责他,所以余志京的这个差事,倒也不算太辛苦。
天亮之后,车逐渐就多了起来,大约在八点半的时候,余同学又拦下一辆蓝鸟车——在花城这个地方,这车就算相当了不得的。
开车的那厮一看就是个混子,见到有人设路障,就瞪起了眼睛,待到听对方解释之后,才不屑地哼一声,“把东西给我挪开……刘老三都死了,你觉得你的路障挡得住别人?”
“三哥死了?”余志京听得就是一惊,花城的小屁孩里,崇拜刘金虎的人真的太多了,他虽然勉强属于用心学习的孩子,但是“刘老三”三个字入耳,还是猜到了指的是谁,“昨天他不是还要给咱花城出头来的?”
“小毛孩子,问你家大人去吧,”蓝鸟车明显没有跟他多说的兴趣,不过混混也没为难他,“后面还有三道?算求,我换条路走……”
刘金虎死了?余志京觉得,这个大事一定要通知到家里人,于是也顾不得看守路障了,撒丫子跑回家,“爸、三叔……有人说刘金虎死了。”
说完这话,他才发现自己的父亲和三叔坐在那里一声不吭,满脸的愁云惨淡,好半天之后,他三叔才苦笑一声,“没错,刘金虎死了。”
“这……就这么死了?”余志京听得瞠目结舌,“不会是北崇人害的吧?”
“这谁也说不清楚,”他的父亲叹一口气回答,“反正目前说……他是上吊自杀的。”
“这不可能啊,谁上吊……也轮不到他上吊吧?”余志京表示不能理解,“他是花城扛旗的,什么事儿能逼得他上吊?”
“但是,他却确实是上吊死了,”余老三叹口气,眉眼间是抹不去的忧愁。
这个事儿,确实有古怪,花城警方都这么认为,刘老三没有自杀的理由,别的不说,只说今天凌晨的这场赌博,他就放出去了一百二十万的高利贷——他真要自杀,也总得等到把钱要回来之后,再说艹作吧?
刘金虎是死在了他的别院里,而且就是挂在楼梯口的吊灯钢勾上自杀了,这个艹作难度真的有点大,尤其要声明的是,旁边住着的,都是他的亲信。
花城这里愁云惨淡自不必提,阳州市里又是一番景象,经过了两天整合,那些挨打的北崇菜贩,除了那个被刀扎的,其他人又来菜市场了——年关了,这是一年里买卖最好的时候,土豆、白菜、莲藕什么的,都能有大幅度上扬,像那些反季节的蔬菜,就更贵了。
他们不但来了,还占据了往曰里花城人占的地盘,有些花城的散户送菜来,北崇人直接就截下来了——卖给我们或者拉回去,没有第三个选择。
这种手段,通常是花城人对待别人时使用的,现在北崇人强势,他们自然可以制定规则——风水轮流转嘛。
花城人不愿意吃这样的亏,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北崇菜贩的摊子上面,都贴了两张对花城菜贩的协查通知——这些人涉及黑社会组织犯罪,能有人将其扭送北崇的话,会得到奖金若干,一旦身份落实,现场支付。
事实上,这个协查通知,目前已经贴遍了阳州,只不过在某些有心人的关注下,北崇人贴得快,阳州人撕得更快——比对待牛皮癣小广告的态度要严肃得多。
甚至在某些路段,存在着纸一贴上去就被扯去的现象,有江湖传言,北崇人又贴第二张,接着又被撕掉,然后北崇人贴第三张,那边又待伸手,北崇人扭头厉喝一声,“很给你面子了啊,别逼着我向陈区长告状。”
陈区长的强势,不少阳州人也听说了,不过宣传单子贴在那里,总不能一直有人守着,所以说人一离开,被撕掉的可能姓很大。
但是有一个地方不容易被撕掉,那就是菜市场,这里是冲突的始发地点,这里的花城人被一锅端了,而北崇人一跃成为霸主,不管怎么说,三、四十号聚集在一起的北崇人,那是一股比较令人忌惮的力量。
而且很多北崇的混混,还想赚那个五千块,就要时不时地过来请人认人,更有人私下埋伏在菜市场周围,只等着花城人来找场子。
所以这个地方,别看只有三四十号北崇人,还真是个火药桶,一点就能着,就连花城人,也不敢来这里找场子,那么摊主们贴出的通告——也没谁敢随随便便上来撕。
这个因果,导致了另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多阳州的混子闻听消息,专门跑到菜市场来看通告,这里不但齐全,而且很轻易地能找到那些知根知底的主儿——这些主儿未必是北崇的,但都是一个菜市场。
阳州的好汉们过来看一眼,也就有了他们的计较,花城人是很狂,但是阳州人并不在意,严格地来说,在历史上,固城和花城就是对头——固城区,目前是市委所在地。
总而言之,市区人有市区的骄傲,而且从根本上讲,花城只是阳州的一部分,他们够另类,但是,那也只是个县级市,很多人心里非常排斥花城人。
如若不然,敬德选县长,也不会三次都把花城人选掉——很多时候,对于强势的花城人,大家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这些是下面的心思,上面的心思就多得多了,当邵正武听说,北崇人已经把告示贴得满街都是的时候,他有点不能容忍这种张扬。
然后他就听说,北崇给张一元开出了传唤证,这确实是叔可忍婶不可忍了。
于是他再次给李市长打电话,表明说这个事情不是很合理,我已经派干警们出去,抵消某些负面影响了,而且花城市凌晨有个人自杀,这个人呢,是这么回事……李市长对这个事情不表态,只是说这个事情,你跟我说意思不大,每年自杀的人多了,等你掌握了证据再说吧。
邵局长这里在生气,花城的季震也在生气,你们这些北崇人也太狂了一点吧?刘金虎才放出这样的风声,你们直接就把人家自杀了?
严格来说,没有证据表明,这是北崇人干的,但还是那句话,有些东西是不需要证据的——小概率事件真的很少发生。
事实上,季市长的小舅子的老婆,还是刘金虎的表姐,刘老三也知道自家的表姐夫,是季市长的小舅子,不过中间这个关系有点绕,核心人物又是个女人,他跟季市长套不上近乎。
可饶是如此,季震对刘老三的情况,也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一打听甚至可以知道,刘老三昨天晚上聚赌和放贷了,怎么可能自杀?
再想一想不少小巷子里出现的路障,季市长是越发地恼火了,他抓起电话给警察局长拨过去,要对方在调查刘金虎的死因的同时,多了解一下,北崇出现的持枪者,到底是什么身份。
没用了多久,北崇这边也得到了消息,这也是地方特色,北崇和花城虽然对立得非常厉害,但既然是一个地区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消息不可能完全封锁——正经是因为双方剑拔弩张,消息传得反而还快一点。
刘金虎的大名,在北崇也是极其响亮的,昨天那些炮子们听说刘老三要悬赏拿人,正提心吊胆人心惶惶呢,猛地听说那货自杀了,登时长出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另一个问题了,这件事情是谁干的?没有几个人会认为,刘金虎会主动自杀,那么,谁有这个能力和魄力,能把刘老三自杀,或者逼得刘老三自杀?
有不少人想到了,可能是陈区长,区长不但强势,而且身手极好,不过这个事情,猜一猜也就行了,绝对不能随便乱说的——北崇能有这样的一个区长,是大家的幸运,不能胡乱造谣,万一影响了区长的前程,总不能指望下一个区长还这么贴心。
不过想是这么想,可有些传言,还是慢慢地流传开了——大家基本上都能确定,区长身手那么好,那么也可能有几个师兄弟……3427章又见自杀(下)今天上午,北崇区政斧还有他们要忙的,早上九点半,王宁沪书记从市里赶来,主持草签普林斯公司融资意向的协议,市里来了不少领导,区里则是区党委书记和区长齐上阵。
签约没有用了多长时间,接下来就是座谈,北崇和花城弄得剑拔弩张,在这里却是没有任何的影响,大家喜笑宴宴,共同规划北崇未来的发展。
细心观察的人会发现,王书记虽然跟肯尼迪小姐聊得很开心,但是他除了北崇,就是说市党委市政斧,绝口不提其他县区。
只有在会议即将结束,众人要去会餐的当口,王宁沪才笑眯眯地说一句,“普林斯公司在恒北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值得投资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凯瑟琳微微笑着点点头,竟然是没有回答,看不出她是随意的敷衍,还是表示记住这个建议了——连陈太忠都看得大开眼界:凯瑟琳说话做事,是越来越有中国官场的范儿了。
用过餐之后,大家送走了市里一干领导,陈太忠也回房间休息去了,今天是周六,原本就不该上班的,自打他来了区里之后,折腾得大家鸡飞狗跳,加班和熬夜是常事,眼瞅着年根儿了,他下午不打算去区政斧了。
不过陈区长想休息不做事,却是有事情找他,下午将近四点的时候,值守在分局的廖大宝打来了电话,说是市局刑警支队有一个副支队长带人下来,列了一个嫌疑人名单,要求分局配合抓人,朱奋起正在敷衍他们,廖主任见状,就出来通报陈区长一声。
“切,随便他们折腾,想抓让他们自己来抓,”陈太忠不在意这点小事,因为他很清楚,市局下来人要求地方配合,其实是可大可小的事情。
按说上级局下来人,分局这边应该诚惶诚恐才对,就是大家说的“省厅下来条狗都比人强”,但是地方上若是打定主意不买帐,那也就不买了——更别说这朱奋起,已经旗帜鲜明地站到了区政斧一边,敷衍了事很正常。
事实上,陈区长更关心的,是别的事情,“今天有多少人归案?”
“一个也没有,”廖主任的回答,让某人很吃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