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目光!心里!
“咄!前面带路。”
到得皇宫太极殿,大殿上,李世民与太子李治赫然在座,诸多大臣文武排班肃立。
李世民召集诸臣却是为吐蕃松赞干布遣使者前往大唐求婚之事。
说起这吐蕃国,大唐贞观八年时便与唐朝通好,然、却因贞观十年时欲求娶大唐公主被皇上拒绝,松赞干布大怒之下,借口吐谷浑作梗,亲率大军击败吐谷浑并趁胜进军大唐羁縻少数少数民族的“松州”城池。
其时、“松州”守军将领韩威率轻骑侦察吐蕃意欲何为,不料却因轻敌而使其麾下兵士被斩被俘。
大唐朝廷获悉此事,且吐谷浑那时已然为大唐所征服,算得是大唐属地,李世民大怒,下旨诏令侯君集、执力思力、牛进达三员唐将率军迎战吐蕃军。
却不料吐蕃军看似威武,却实力不济,唐军全线还未出击,吐蕃军已然被大唐前锋军牛进达率所部击溃,松赞干布为大唐军战力所惧怕,率军退兵谢罪,并交出占据的吐谷浑辖地“党项”和“白兰羌”等州城,使大唐恢复对吐谷浑的控制,自此吐蕃军再不敢侵扰大唐之地。
时隔数年,松赞干布竟是贼心未死,此次又派使节携金五千两,其它宝物数百,再次求娶大唐宗室之女。
今日朝廷正是议论此事。
皇上待黄门官于殿上将此事晓喻众臣,使其商议应对之策。
有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问三不问四,竟是于大殿上奏道。
“皇上;微臣有本要奏,想吐蕃乃大唐西面屏障,汉王松赞干布也算得人中豪杰,皇上何不选出宗室之女嫁往吐蕃,使吐蕃与大唐结秦晋之好,永为大唐属国。”
“你且说说使宗室谁家女儿嫁往吐蕃,此去路途迢迢,吐蕃民风民俗与大唐各异,且、大唐乃上邦天朝,下嫁宗室之女与此番邦外夷岂不使天下人笑话。”
李世民并不认为此事对大唐有什么好处,嫁女事小,帝国面子却是大事,恼怒吐蕃一而再求娶大唐之女,说出此等话正是有再次拒绝吐蕃之意。
此话刚落,李道宗接话再是言道。
“非也;皇上断不可为了区区面子而使吐蕃与大唐战火再起,舍一女而救天下百姓,孰轻孰重还请皇上三思。”
这厮看似为大唐着想,实则心里欲想借此事恶心徐天,想趁此机会何不使襄城公主远嫁吐蕃,一来可激起徐天对皇上的恨意而大闹朝廷,使其失去辅佐太子之权,二来又可使祸水东移挑起吐蕃对秦家的敌意,此乃一石二鸟之计,用心显恶。
他却不知襄城公主此时已入秦府,做了徐家的新妇……
李世民如何知道李道宗这等小人心思,龙榻上不耐说道。
“你这话也有些道理,且说说将以谁和亲吐蕃呢?”
“皇上容禀;想襄城公主年岁渐长,且容貌文采出众,嫁往吐蕃正是上上人选,此既能解公主岁月流逝,青春易老的苦楚,又能使大唐得番邦拥戴,何乐不为呢!”
李道宗此话刚刚说完,皇上和太子心里暗叫。
“要糟!”
果不其然,但见得秦文远满面怒色出列,手指李道宗大声骂道。
“你个老匹夫说什么呢?何不使你家女儿嫁与那食啖生肉的外邦小族,却是敢于此处挑衅本王,想是你这老东西吃了泼天之胆,将这等主意打到本王爱妻的头上,信不信本王这便废了你这老东西。”
李世民见秦文远怒火升起,生怕这混蛋于殿堂上对李道宗大打出手,迅捷大声喝道。
“秦文远稍安勿躁,此事江夏王不过说说而已,并不知道襄城皇儿已入徐家为媳之事,自古不知而不罪也,此事再议,诸位大臣可还有其它提议。”
秦文远闻听皇上圆场的话语自然不必多说什么,却是将双目恨恨盯住李道宗,使这老东西如芒在背不得安宁,如是他知道秦文远早与公主成其好事,便是借他几个胆也不敢在此胡言乱语。
这厮打的本是恶心秦文远脸面的主意,毕竟襄城曾许配秦文远,想着秦文远听到这个提议却又不便提出异议的狼狈样便心里高兴,不料欲羞辱别人反而被别人当众指着鼻子威胁,丢的却是自己的面子。
这厮气恼却又不敢与秦文远硬抗,只在心里暗骂,这等欺软怕硬的所为,使殿堂上诸多大臣暗暗讥笑。
秦文远与襄城的亲事终是使李世民于大殿上对众臣道出。
满殿大臣听皇上言及公主已入秦门,不声不响的秦文远这个浑小子已然成皇上乘龙快婿,皆是纷纷恭贺皇上得此佳婿,恭贺秦文远新婚之喜,倒是使得殿堂上已然要撞出星火的气氛得以缓和。
好一番热闹过后,殿堂上再是回往议事主题。
群臣对和亲之事有赞成、有反对,李世民一时难决断之时,却听秦文远出言奏禀。
“皇上;微臣以为,帝国如是因顾忌边患而使和亲的方法求得安宁,此为帝国之耻,想大唐乃天朝上国,大唐的男儿就这点血性吗?竟软弱到使女子做出牺牲获一隅之安,那吐蕃不过撮尔小邦,欲求娶大唐宗室之女本无问题,然、自古男欢女爱,须得双方有意才是,如是那吐蕃敢于以威胁的手段来达到强娶大唐宗室之女的目的,无疑有羞辱帝国之嫌,臣请旨率军替皇上平了吐蕃便是。”
秦文远于吐蕃求亲之事说得轻松平常,言语里的王霸之气却使得李靖、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一班武将大声喝彩,而朝廷里那些持重保守或是与吐蕃有各种勾连的大臣却是各有心思,暗恨似徐天这等动不动就以武力说事的莽夫。
在他们的意识里,舍一位大唐宗室之女而换来边塞的安宁,岂不是使小博大的卖买,却真正忘了泱泱大国的尊严和不容侵犯的龙威。
李世民面带微笑望着秦文远,心里大悦。
“这小混蛋不愧为老子的女婿,满朝文武此等委靡之气,正是需要这等不惧一切挑衅的振奋之语来搅动,使朕的臣子皆存有帝国强大的信心,应对所有危机的勇气。”
皇帝老儿如是想着,正欲开口夸赞秦文远,再次拒绝吐蕃求娶宗室之女,却有中书令、安德郡公杨师道抓住秦文远言语中关于男欢女爱之说,出列奏道。
“皇上;适才徐王爷有吐蕃求娶大唐宗室之女,需双方有意方为天下至理的说法,正是暗喻诗经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求之意!想如今吐蕃王松赞干布求娶宗室之女,必是慕大唐天朝上国文明,使其饱读诗书、精于上邦礼仪的宗室贵女将之传往外夷,鉴于吐蕃其心诚恳,皇上何不下诏使宗室之女知晓其事,说不得便有那心仪塞外民风的女子愿意与吐蕃王爷结亲,此等妙事,于情于理皆合,也是天下美谈不是。”
秦文远闻这老儿之话,暗叹历史的轨迹非人力所能撬动,文成公主和亲塞外的历史怕是眼看着便要达成。
李世民对杨师道的提议允准施行,朝堂上口谕宗室凡有待嫁女儿的均可自荐,不得使强行和番。
此事果如秦文远意料,数日后的小朝会上,李道宗当众言道。
“启禀皇上;微臣小女李小婉慕松赞干布有塞外雄鹰之英武,愿意替大唐和亲吐蕃,恳请皇上成全。”
“当真如此?”
“微臣并无半句虚言!如今小女便在掖庭宫中静待皇上吩咐。”
见李道宗说得真切,李世民对身边太监刘公公言道。
“传才人武媚娘携李小婉进殿!”
稍许,便见得明媚娇艳,体态丰腴的美貌女子携李道宗之女进殿,二女拜见皇上过后,得皇上赐座于身侧。
李世民微笑对李小婉言道。
“朕闻你父亲言及你欲自荐往吐蕃和亲,此事是否当真,还是你有什么难言之处,今日殿堂上朕皆能为你做主。”
李小婉起身,双目怨恨地描了秦文远数次,再拜皇上后说道。
“臣女并无有什么难言之处,所作所为乃是出于本心,乞求皇上允准臣女结亲松赞干布王爷之事,使其早日往塞外行教化万民的理想。”
秦文远察觉这女子怨恨自己的目光,心里暗忖。
“小爷又无得罪过你,便是那日你这娘皮挑唆长乐回宫之事,小爷也还未找你算账,你倒是得寸进尺欲视小爷为敌,当真不知所谓。”
武媚娘却是一旁将李小婉怨恨秦文远的眼光尽收目中,对大唐这位最年轻的异性王爷,聪明如武媚娘这等堪称妖孽的才女,此时也不知秦文远与李小婉竟是有何等恩怨,想秦王爷这等身份之人,似乎与李小婉不应该有什么交集。
这便是武媚娘的厉害之处,凡事皆察言观色,最是善于窥探人的内心而控制于人。
秦文远再是发现有人将眼光窥视自己,除不屑李小婉的怨恨,已然将注意力搜寻窥视自己的目光,却发现是皇上的才人端详自己,这厮本对李世民的后宫佳丽谈不上好恶之感,且、甚少见着这些千娇百媚的美人,此时却大脑里猛然冒出些骇然的感觉。
是了!这便是那位夺了大唐江山的女皇,如此眼光注视小爷,难不成对小爷也有兴趣?
武媚娘和秦文远皆是以不为人察觉的目光窥视对方,偶尔两人眼光相撞也是迅速分开,心里却埋下相互警惕对方的种子。
这却不是什么好的兆头,秦文远虽无意改变历史,然、因他的穿越,历史终是有些些微的变化。
秦文远大脑里搜寻武媚娘的历史轨迹,心中却是暗暗想着。
“不管你将来怎样,你如是敢于将天下祸乱,觊觎徐家努力奋斗的结果,说不得小爷便先下手毁了你的一切。”
武媚娘却与秦文远想法各异,暗忖如是自己有秦王爷这等大力倚靠,自己在宫里岂不是能获得更高的地位……
殿堂上,秦文远与武媚娘各怀心思,皇上却是微笑与李小婉言道。
“你既有此想法,朕成全你便是!”
说完此话,李世民再是于管理宗室的大臣,宗政寺卿开口说道。
“敕封李小婉文成公主,宗室记录族谱之中,使其往塞外吐蕃和亲,传扬大唐文明并教化塞外万民之责,李道宗为使节出使吐蕃,晓谕朕宣抚外番之意,使其感恩天朝之德,得万民归服,交世代之好。”
李道宗与李小婉父女接旨谢恩,吐蕃松赞干布求娶大唐宗室之女之事得完美结局。
十数日后,长安城万民相送文成公主出塞和亲,旌旗之下,李道宗率朝廷禁军等千人的壮观马队,枪戟如林,皇家仪仗端是威武整肃。
马队之后是吐蕃派往大唐迎亲的骑士,数百威武的兵士全身着甲,手执长枪,其严肃的模样倒也是让观望的百姓喝彩。
此一去,文成公主竟是留芳百世,传下千古美名!
松赞干布率军于“柏海”靠近大唐边境之地迎接公主,对李道宗以女婿之礼热情接待,把这老儿乐得不知东西南北。
这老匹夫倒是高兴,却不知马车里的闺女,望着故土远离,早是泪满衣襟……
待得塞外盛大的婚礼过后,李道宗回转大唐。
松赞干布算得是多情的男子,顾虑到唐人的生活习惯,为文成公主李小婉另建宫室供其居住,再因李小婉不喜吐蕃人赭面的习俗,竟是下令禁止吐蕃人赭面,一时、吐蕃人以大唐装束为荣,也算得文成公主和亲塞外,使大唐文明于西域各地埋下种子,为各族人和谐相处作出贡献。
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之事于大唐很快便成为过往之事,象征大唐帝国最高权力的皇宫,处置军政之事一如既往,王公贵族、各部大臣忙于正事之后各自扫门前雪,为自己的利益或是门生故旧谋取官职而乐此不疲。
诸臣你来我往,热衷于交际,长安城各家酒肆、茶楼、青楼端是生意火爆,进出多为达官贵人和诸多世家公子和纨绔子弟。
秦文远却是大多时间于东宫教导太子,于宫闱之事倒是有些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