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时光荏苒大法!(1 / 1)

1918远东战云 斯文暴徒 1473 字 1个月前

陈启民的扫盲运动,基本蓝图还是参照了我们熟知的那种模式。

不过,因为陈启民的时间更紧、任务更重,而且陈启民的政|权也没有我们熟悉的那个那么稳。

所以陈启民不得已借鉴了人类历史上另一大扫盲运动的经验。

在人类历史上曾有那么一个国家,在建|国的时候文盲率足有72%。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1930年代的民国都号称有30%的识字率。

我大清在后期的时候,文盲率都不到八成。

可就是这个国家,十年之后成功的建立起了七年义务教育和劳动相结合教育模式,不仅实现了全民脱盲和全民工人化教育。

并在此基础上,使国家的工业开始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得到了超快速的进步。

而且他们还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体系之一,甚至很快就可以同那个世界上最强悍的国家比拼科技。

在半个世纪之后他们就有了4450万人在普通初级学校学习,近400万人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450万人在中等专业学校学习,530万人在高等学校学习。

当时全国已经有亿的人具有高等和中等教育水平,占到总人口的87%。

如此强大的教育,让这个国家在消失了三十年后,它的子孙依然有老本儿可以吃。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个国家在教育上取得的飞速进步。

所以才始终有人认为,在二战之前不是他们在追赶美国,而是美国在追赶他们。

这个国家,就是苏俄!

苏俄的扫盲运动相比起我们熟悉的那个有一个明显的区别。

虽然两边都采取了义务教育的模式,但是苏俄那边在义务教育之外,对成年人的扫盲运动强制性更强。

成年人在接受过扫盲之后,他们还可以进入工农速成中学就读。

工农速成中学共有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全日制三年,一种是夜校制四年(其中一年脱产),学生毕业之后可以进入高等学校之中学习。

在高等学校之中又分为大学和大专,区别就在于是否参与劳动?

除了这两种学校之外,苏联还有一种独立于这两种学校之外的高等学校——师范学院。

创办这种学校的目的和作用自然就不需要赘述了。

在成人教育之外,因为建国初期的环境更加的恶劣,苏俄在义务教育上也采取了比较精简的办法。

他们将我们熟悉的九年义务教育缩减为七年,最多的时候甚至缩减到了五年。

为了不让被缩减的教育课时影响学生的学术水平,苏俄采用的办法是以劳动为中心,按照自然、劳动和社会三个方面划分课程。

每个学生在每周都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参与劳动实践。

同时,苏俄还在中学阶段取消了班级授课,采用了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相对比较好理解,就是摒弃教科书,不受学科限制,由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学习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整个的设计教学是包括实际的思考与各样的活动在内,一边思考,一面执行,既用脑,也用手。

当然光是设计教学法也不行,苏俄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培养出那么多的人才,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相结合。

设计教学法有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和自学能力。

但,这显然不是大多数人能拥有的。

为此,必须跟道尔顿制相结合。

道尔顿制有两个原则:一是自由,即学生在身心方面都能自己计划自己的事情,自己克制自己的活动,以此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是合作,即打破班级界限,强调团体活动中的合作和交互作用,以使学生合作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这两相结合之下的教育模式,在短时间内为苏俄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

这种教育模式在苏俄前期的发展中证明了它是成功的。

而且我国也曾经尝试过这种教学模式。

但是之所以它在现代成为了一种个别化的教育模式,以及在我国没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它不能解决学科教学的系统性、逻辑性问题。

而且,它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服从于学生的自然兴趣或是让位于机械的作业指定,结果对学生掌握系统知识带来了负面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这种教育模式能快速教会学生一门技能,让他们成为专业技术人才。

但是!

因为学生们没有经过系统性学习,所以很难掌握系统性的知识,很难成为研究型人才。

再简单点说,就是这种教育模式实用,但是天花板较低。

这种教育模式在苏俄初期的成功,和在我国后来的失败证明了,它最多只能做应急和初期发展所用,对国家的长期发展实在是弊大于利。

但是,既然陈启民决定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快速提升国家的工业实力。

毫无疑问,这种教育模式就是陈启民现在能拿出的最佳的办法。

除了工业和教育之外,陈启民又在中央和预备两个大区之内大搞公路和铁路建设。

只有强大的物资运输能力,才能保证经济的蓬勃发展。

同时,发达的交通网络也能将农村和乡镇更好的联系起来。这也是剿匪和打击地方豪强的好办法。

就这样,中华联邦在陈启民的领导之下度过了第一个四年。

张作霖的第一个任期就此结束,在这四年间,张作霖帮陈启民在中央和预备两个大区之内完成了改革。

不仅如此,预备大区也在这四年间逐步成为历史。

预备大区并入中央大区,以及改革的初步完成,成了张作霖在第一个任期之内最重要的两大成就。

当然了,名义上由张作霖主导的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有很多人对张作霖恨之入骨,他们想尽办法得想要将张作霖弄下台。

只可惜......中华联邦玩儿的是民|主集中制这一套。

那些身家巨富的少数人无法通过政|党政|治那一套,将不利于他们的张作霖弄下台。

更重要的是,张作霖第一个四年带来的经济发展,让老百姓发自内心得感到欢欣鼓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