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6章 其名T43A(1 / 1)

钢铁苏联 柯基丶 2708 字 1个月前

第3006章其名

马拉申科有段时间没体验过这种强烈而刺激的视觉冲击感了,记得上次还是在柏林打呐粹那会儿。

等等,好像在柏林打呐粹那会儿也不算太久?

算了,也无所谓,反正面前这个不算太大的大家伙给人的感觉,那是真的牛B就行。

被炮塔后转、炮管子朝后,固定在发动机舱上来方便铁路运输的那门主炮,看上去是相当的熟悉,颇有一种“红海军上岸武德充沛”之感,与IS7的130主炮既视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最根溯源到源头,实际上就是红海军B-43型100mm舰炮上车改进版的主炮。

当然,这不是这款“拿来主义”的红海军舰炮首次出现在履带式战车上,相当出名且同样战力爆表的另一款红军坦克歼击车——SU-100,很早以前就用上了这门炮并给德意志动物园大肆开瓢撬罐。

杀得动物园怪物们各种炮塔脑壳飞一地,着实战功彪炳,当然也充分证明了这门“舰炮上车”主炮的强悍威力。

另一方面,红军早就想把100炮搬上坦克了,甚至这想法来得比100炮上坦克歼击车还要更早。

马拉申科至今都记得自己去厂子里拜访的时候,莫洛佐夫指着那辆长鼻子T34就给自己说“那是最后一辆T34坦克,切诺阿尔法”时的场景。

存在无法克服缺陷的T34-100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其设计研发的经验和探索的成果却化作技术储备,得以被保留下来,并最终用在了下一代最新型的T43坦克改进升级项目中。

也是因为对在T34-100项目上的失败一直念念不忘,从没放弃过给自己的坦克升级火力的莫洛佐夫,在最新的T43坦克立项研发时就做足了打算。

但中型坦克远不像重型坦克那样,可以走量少质高的相对精品路线,专供精锐部队装备并做集中突破之用,数量少点就少点也不是太让人头大,中型坦克那是必须保障每一支红军坦克部队都有的用的绝对中流砥柱。

对产能要求极大、大到了光看一眼数字,都足以让人直呼震撼的中型坦克必须保量交付,这是红军无论如何都无法妥协退让的根本需求。

受火炮产能限制影响了车的产量的莫洛佐夫没辙,只能给T43用上了虽然性能差点、但至少量大管饱的85毫米主炮。跟坦克歼击车争产能的100毫米车载主炮当时的产能,根本达不到中型坦克月交付数量的最低底线要求,甚至连一半都不到。

你敢用100毫米主炮量产,那就等着红军,啊不,应该是内务部的同志来找你上门谈理想吧。

85毫米炮的T43定型投产了,但100毫米炮版本的T43设计改进工作却从未停止过。

本着“既然火炮产能不够那我就先搞设计”的原则,不肯放弃任何可供利用时间的莫洛佐夫,领着团队拿着手里那几门有限的研究用100毫米样炮,亲自下到生产车间里不断做方案、不断改设计,一边等着100炮产能爬坡、一边尽自己所能,将T43的100毫米炮版本改到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最强最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莫洛佐夫自认为“已经改到没地方可以再改,现有技术水平就这样”了的T43-100原型车,在1945年年初总算是完成。

踩着这一时间节点一并到来的,还有红军的100毫米车载主炮也已经产能爬坡完成。具备了在不影响坦克歼击车主炮供应的前提下,同时为大规模量产的中型坦克确保主炮供应量的能力。

至此,科京曾经想过给自己的车上装,莫洛佐夫也想过给自己的车上装的这门“香饽饽”100毫米主炮,到头来终于还是被莫洛佐夫率先装到了自己的中型坦克之上、开始批量投产。

也正是这门性能优越的红海军移植版100毫米主炮,令T43-100具备了起初预研设计中,对于虎王这个重量级目标物的“打穿”能力。

那么“防住”呢?如何才能抵挡得住那门长88主炮的猛轰?

初期型的T43那脆弱的主装甲带被证明为是形同虚设,至少在长88乃至更强的128面前均是如此。

“一打就穿、逢打必穿”几乎成了某段时间内,德军重装甲营对红军新式中型坦克的谈资笑料。在斯大林重坦面前被锤的鼻青脸肿的颜面扫地,总算在中型坦克身上找回了面子。

类似的笑料也通过苏联的情报系统和俘虏交待,被传进了莫洛佐夫的耳朵里。

虽然红军提出的设计指标也不要求中坦能挡住重坦火力,在战时状态下这根本就不现实、也没那个功夫去搞这种研究。但表面上默不作声的莫洛佐夫,却在私下里搁图纸上继续整大活儿,暗暗发誓一定得在最新的T43-100上找回场子。

刚开始预研T43-100的时候,手里还没有现成的虎王样车、只是听说呐粹有虎王这种怪物现身战场。

本着“反正炮都一样”的想法,莫洛佐夫直接弄来了一辆红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缴获的初期型费迪南过来当研究对象。

由负责原型车测试的红军现役坦克兵车组操纵,照着各种角度、各种厚度的均质钢靶板反复射击,挨个记录不同的射击结果再反过来改进设计。

期间甚至还发生过意外事故,被莫洛佐夫使得太狠、当牛马用的费迪南扛不住这巨大工作量,在某次测试中直接动力舱冒烟、电传系统过载、电缆起火燃烧。所幸因为发现及时加之处置妥当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这辆当免费牛马的费迪南却是彻底废了,是既没有能力大修这东西更没有必要把它修好,直接做了报废处理。

幸好这时候手里已经有从前线上拖回来,专门留给后方院所做研究的现成虎王可用了。

有了真正的虎王对标物,莫洛佐夫可以测试更多的东西,本就已经趋于完善的装甲构型设计也终于完成。

呈60度倾斜角布置的120毫米物理厚度车体首上装甲板,再加上那个沿炮根不规则向外突出的200毫米物理厚度炮盾,最后再辅以扁卵型的圆不溜秋、但贵在防御构型优良的炮塔。

莫洛佐夫对于测试的结果相当满意,靶场测试结果显示此种构型的装甲盒靶,不但能够正面完全抵挡住虎王长88的射击,甚至连后来缴获的、也被一并拖来做测试的猎虎128炮也能挡得住。

这就算是充分实现了预研设计应有的前瞻性,虽然这最终的装甲厚度,也是在落实设计的过程中不断测试修改得来的。但确实是因为预研设计的“纸上造车”阶段,就已经考虑到了装甲的可能增重增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前留够了增强空间,这才能有如今这般防护到位后依然能让机动达标的最终成果。

哦,另外还有一事值得一提。

经由马拉申科提出概念并辅助设计,现如今已经全面铺开使用的最新型复合装甲技术,也被融入到了最新型的T43-100坦克设计当中。

在最终定型的设计方案里,T43-100采用的是“60毫米均质钢+40毫米橡胶夹层+60毫米均质钢+20毫米橡胶夹层”,总计180毫米物理厚度的首上装甲设计。

中间那层橡胶作用显而易见,削弱化学能金属射流;最里面那层橡胶除了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外,还对装甲被动能击穿情况下的金属碎片崩落溅射,有良好的减量防崩落效果。

如果只是装甲被半穿透、弹头未能进入车内的话,则几乎可以免疫住本就数量不大的所有装甲碎片崩落,属于是简单但却非常好用的设计,同样也是马拉申科最早提出来的。

炮塔部分的设计相对复杂一些,除了那块200毫米物理厚度的纯装甲钢炮盾,炮塔的左右脸上都有和车体首上同样的“三明治”构型复合装甲设计,具体厚度则是由外到内的“120钢+40橡胶+80钢+20橡胶”,和车体首上一样有防崩落内衬橡胶层设计。

加入橡胶夹层的原因显而易见——抵挡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化学能破甲武器。

化学能破甲类武器在破甲深度上的突飞猛进,使莫洛佐夫意识到这种在极短时间内就取得迅猛发展,对装甲威胁程度甚至超越传统动能穿甲弹的新兴武器类别,在未来势必会成为坦克车辆的防护劲敌,增强对化学能破甲武器的防护无疑势在必行。

为此,莫洛佐夫不但给T43-100加入了最时髦的复合装甲设计,甚至还把因为有马拉申科的牵线搭桥而换来的科京鼎力相助,并提供技术支持的全套外挂复合装甲设计也给整了进来。

这种薄薄两片钢板夹上橡胶层,再跟古代将军的甲片一样披挂在坦克外的全套附加装甲,已经被实战结果证实为可以大幅度增强坦克对化学能破甲武器的抵御效果。

甚至就连在战争末期已经有些过时的T3485,在挂上这玩意儿之后都能无视铁拳100猛轰,像闯进瓷器店里的公牛一样顶着呐粹的反坦克榴弹横冲直撞、冲锋陷阵。

以上所有这些成熟可靠的革新设计,再加上莫洛佐夫对T43这车“三年磨一剑”的强大功力,最终造就了马拉申科面前这辆停在板车上,全身挂满外挂复合装甲后已是全副武装状态的“超级中型坦克”。

老设计师同志管她叫“T43-100”,因为包括莫洛佐夫在内的整个项目团队,自打这玩意儿预研开始起、还没有正式工程编号的时候就这么叫。

到后来即便是拿到工程编号后,因为叫得顺口索性也就口口相传间不改了。而最终连红军审定通过、允许初期批次投产后的正式装备编号,则是干脆叫了“T43A”完事,意为T43中型坦克的第一个深度改进子型号。

但亲眼目睹此情此景的马拉申科却知道。

如果是按照既有历史中自己的认知来看,遵循着自己前世的记忆来加以评判分析。

那这玩意儿本不应该叫什么T43A,它实在是生的有些超前。

虽然因为采用了大量革新技术设计,再加上早产出生导致其的外观模样和既有历史中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有个东西是真的“经典传承味儿特浓”没有变的。

啥东西呢?

当然是“五对负重轮”啦!

说句大不孝的话,看见“五对负重轮”比看见自己老妈还熟悉的马拉申科,是到死都忘不了这玩意儿在既有历史里有多大的影响力。

而这玩意儿,就跟这东西的底子差不多、模样非常相似的坦克,其在既有历史中的名字本该是“T-541947”型。

现在,这玩意儿提前两年早产,装上了比既有历史中更加高效但却简单实用的防护装甲,远比既有历史中最早的T541945型更加强大。

防护直接把两年后、四年后,甚至是六年后的既有历史版本各类T54改进型给甩出十条大街。

若按既有历史的标准来看,也就只有深度大改的T54A,能比得过眼前这本时间线的T43A。

马拉申科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开始没怎么管,因为不想导致科京误会、更不想牵扯进这俩人较劲竞争,而有意对莫洛佐夫中型坦克发展的不闻不问,到最后竟然也整出了如此强大的“超级早产车”。

虽然不比IS7和ISU-203这俩“重装双煞”来的那么震撼,但马拉申科毕竟对莫洛佐夫帮的少还帮的晚啊。

如果说马拉申科就是个游戏外挂,那科京毫无疑问是卫国战争刚开打就“全程开挂”,直接爽到原地起飞、怒刷通关全成就的那种。

莫洛佐夫就不一样了,这是扛过了游戏最艰苦的前半局,到了后半局才拿到挂,而且功能还不如科京的那么全面。

所以莫洛佐夫能搞出眼前这种东西,已经是“非常震撼马拉申科一整年”了。

没赶上卫国战争是有点小遗憾,但好歹不是一次战场都上不了,最起码还赶上了这最后的末班车。

嗯,这也就意味着你日本鬼子,马上就能吃到“IS7+T43A+BMP43+ISU203+TOS1A”的慈父限定大套餐了,就这还没算冲击力稍微小一号的IS6和ISU-152A那些次级装备。

这可是德佬都没享受到的至尊顶级待遇哇!

马拉申科现在不希望别的,就希望你日本鬼子、那帮为祸东北的关东军瘪犊子玩意儿,可千万千万千万别一看见乌泱泱一片坦克冲过来就投了,那就忒没意思了。

一定一定一定要把你们那“武士道精神”发挥到底,算老马我求你们了,行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