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陆无双和杨过齐声开口,紧接着,陆无双目光肃然的看向杨过,没有半分犹豫道:“杨过同学,这次实习考验的是经济金融,你的专业,就以你为主吧。”
“多谢!”
杨过拱了拱手,也没了以往的嬉皮笑脸,转身看向陆管事:“陆管事,我能够动用的资金有多少?”
“回小东家,各大钱庄除了正常的借贷和储备金,其余资金都是每天运走一次,三个月前我们开始停止运送资金,如今临安十一家圣道钱庄,共有资金五百万贯。”
“五……五百万?”
一旁马钰吓得手中茶杯猛的跌落在地,嘴巴大张都快合不容了。
五百万贯什么概念,此时临安的米价也不过一斗百文左右,即便加上古代物资缺乏商品种类单一的因素,两文的购买力,比起现代的一块钱之多不少。
千钱为一贯,两文一块钱,一贯也就是五百,五百万贯,那可是整整25亿的资金。
而且古代市场远没有现代繁荣,这二十五亿是指米价来算,实际上,现代社会一栋房子动辄几十数百万,放到宋理宗时期,也就只有临安的低价能够稍稍比拟一二。
这二十五亿,购买力和影响力远不是现代所能比拟的。
何况这还只是在临安城,若是算上整个大宋还有蒙古更加辽阔的疆域,马钰简直不敢想象那是何等庞大的一个数字。
“五百万贯么,应该够了!陆管事,你立刻将我带来的人分陪到临安钱庄内,以钱庄为基点听从我的后续命令。”
杨过撇了撇嘴,开口说道,说完,便转身与陆无双商讨起计划,对于马钰的惊讶,不要说叶天杨过等人,就是兰翔技校的普通学生知道了也会不屑一笑。
时代的局限性,纵然是执掌全真教的马钰道长,见识和眼界在他们看来比起普通大宋民众没什么区别。
五百万贯很多么?
杨过很清楚自己老师弄出来的这个钱庄,或者说银行究竟是多么恐怖的存在。
银行汇聚天下财力,几乎达到垄断程度的圣道钱庄,能让强大的蒙古和繁华到极点的大宋朝廷都投鼠忌器,实力可见一般。
实际上,这三个月所截留的资金,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甚至于加上开支借贷的部分来说,这些资金连三个月的盈利都算不上。
真正的大头,是最初几年钱庄被接受时,大批人前来存钱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天下财力汇聚于此。
一个月圣道钱庄所接受银钱数量,最多时比起大宋税收最高的时候还要多上两倍不知。
而北宋年间,税收最高为16000万贯。
这就是结束么?
当然不可能,更加恐怖的,确实以银票为皮,货币为骨的钞票。
毕竟银钱都是储户们储存的,是可以随时兑换的。
但是钞票不同,这东西一旦流传开来被民众接受,只要增发量低于储备资金的一半,不用担心任何风险。
换句话说,这一个月三四亿贯的存款,借助增发钞票。
圣道钱庄便凭空多出两亿的资金可以动用、区区五百万贯,又算得了什么。
陆管事接到命令不敢怠慢,立刻带着杨过带来的四十多名学生进驻各大钱庄。
这些学生进驻钱庄,第1件做的事情便是招收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很快,临安各大钱庄每一个都悄然聚集了百多人,静待杨过发号施令。
而同样,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蒙古,武家兄弟和程英三人虽然到达的时间略晚两天,但也在进行着相同的操作,天色渐暗,以最快速度赶到两地的兰翔,学生们并没有休息在,而是在等待着命令。
一股前所未有的风暴,在两地同时酝酿,而两大帝国的民众们依然毫无所觉地收工回家,或是生起廖廖炊烟,准备晚餐的饭时。
而此时,从圣道钱庄总部,十数道身影疾奔而出,下达着第一个命令。
紧接着,上千被雇佣的闲散人员悄然隐入人群,直扑各大粮铺。
这些人一个个出手阔绰,腰缠万贯,动辄甩下几百上千贯巨款,将一座座米店粮铺买空,一夜之间,花费数十万贯,将临安城的米粮店铺几乎全都搬空。
不少人心生警觉,打探这些人究竟受何人指使,有什么目的。
这是被雇佣的闲散人员并没有隐瞒,直说是得到消息,有豪商高价大量收购酒水,这些粮食都是用来酿酒的。
大宋是历来官营最为苛刻广泛的一个朝代,盐、酒、铁、茶等等物品皆为官营,大宋鼎盛时期一万六千万贯税收,官营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
不过官营随着朝廷的腐化价格日益飞涨,官盐甚至到了需要按人头摊牌,没家必须买足多少,酒水也是一样,只要有婚丧嫁娶,无论是否有酒宴,都必须在官府购买一定酒水。
这样的情况可想而知,理宗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没有衰落多少,但是税收却减少了一两倍还多,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官营过高,百姓多选私营的原因。
早在北宋私盐私酒便已然盛行,水浒传中街头巷尾酒肆无处不见,但是真正官营寥寥无几,基本上已经到了民不举官不究的程度。
因此这些人收购粮食酿酒的理由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怀疑,虽然粮价大幅度上涨,宋朝有监管市价的制度,但是却也没有引起太大波澜,一来官员腐化,二则临安周边繁华,运粮并不困难,即使粮价上涨,也只是短时间内的事情,因此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第二天清晨,太阳依旧早早升起,当临安城的居民们起床的时候,愕然发现,一夜之间,粮价竟然大幅度上涨,从八十文一斗直接涨到了一百文。
同样,在明白了原因之后,这些人也都是松了一口气,哪怕是家内没有余粮的居民也放弃了买粮的打算,准备先找邻居家借上一些,等粮价下来了再购买。
古代通讯落后,因为一些流言和小道消息粮价飞涨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但是大多几日甚至用不了一天,没人购买粮价便会降下来。
满心腹诽的离开,可等到下午放工的时候,他们愕然发现,粮价竟然再次上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