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改组情报部门(1 / 1)

振奋新明 小波不停 1204 字 1个月前

火药配方泄密的事,李定国他们回去后很快就查出了结果。经查、葡萄牙人并不是从一个渠道获得完整秘方的。陕北的一家生产弹药的兵工厂中一个参与过火药原料供应的技工,由于老婆出轨的事在厂里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呆不下去了,只得到外地去谋身。兜兜转转就到了澳门,被卜加劳厂的管理层知道后高薪留用,让他带着人弄火药配方,结果搞了一段时间没出啥成果。

恰好这时长安那边有个学化学方面的大学生,毕业后对朝廷分配进太原化工厂的工作十分不满意,直接辞了职到社会上谋生,谋着谋着也到了澳门。这两个人一遇见,无烟火药和镭汞就被折腾出来了。你说他们泄密吗?似乎也不完全算,人家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配方,是自己琢磨出来的。这就很尴尬了,弄的李定国是有劲没处使,浑身难受,最后只能草草收场。

这次事件暴露出了一个问题,目前朝廷的情报部门工作有疏漏,卜加劳兵工厂搞弹药仿制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何只到他们做出了成品,情报部门才后知后觉的发现问题?这要是他们密谋攻打大明,是不是当对方将兵马集中到边界,才能发现问题?

自全国光复后,情报工作就有些懈怠,很多人觉得战争都打完了,再花精力做这些事,似乎有些没必要!

为了亡羊补牢,经过再三思考,李振新给李定国和张同敞写了一封建议改革情报部门的信。建议将原有的情报部门改制为互不统属的四个部门,分别为军情一局、军情二局、民情一局、民情二局。

军情一局和军情二局直属于国事委员会与枢密院管理,民情一局和民情二局直属于国政院及国政委员会管理。

这四个情报部门互相独立,在工作职责上既有各自的重心,但又有重合之处,这样就能互相制约和互相印证,方便朝廷及时准确的获得各类情报。

“宁宇、邦德在信中说,军情一局主要侧重于国内军事情报收集、军情二局主要侧重国外军事情报收集,民情一局和二局同样也分为国内、国外,这点吾觉得没问题。问题在于这些人该以何身份出现?国内军事军营管控严格,外边的人很难获知具体消息,又不能让他们的身份公开在军事系统中存在。国外的情况就更加复杂了,偌大的地界,咱们总不能到处派人过去吧?”

“总统你说这些问题的确麻烦,要不咱们再去趟天津,当面和总裁议定一个具体方略?”

“每次去天津邦德都是一顿吹胡子瞪眼,感觉咱们是去给他添麻烦一样。要吾来看,他跑去天津纯粹是给咱们裹乱。”

尽管心里老大不愿意,但两人还是连夜坐着火车赶往天津。有火车就是方便,特别是有卧铺之后。睡上半夜就到了,丝毫不耽误第二天的事。

这次李振新倒是没再发脾气,很是客气的接待了张李二人,和他们共同商议了情报部门改制的具体方略。

“宁宇、别山,情报部门在国内的存在应该以明暗结合为宜,在军队中旅以及上部门,地方上府以及以上的行政部门都设立公开的情报部门联络点,一些主要官员的身份可以是公开的,至于其它人员一律需要保密,他们可以是专职的情报人员也可以是兼职的情报人员,总之除了主管情报部门的人以外一律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身份。外事方面的情报人员则一律保密,不对外公布身份。”

“问题是这些保密的情报人员,该用什么身份活动?他们总不能啥事都不干,这不很明显就能让人知道身份?”

“国内的情报人员可以从报社、通信局的工作人员中发展一部分,他的身份有利于搜集情报和联络相关人员,当然其它身份的人也要相应发展一部分,不能全是这些人,普通的军卒、商人、政务吏员都可以当外围情报人员。驻国外的情报人员身份可以更多元,商人、贩夫走卒、雇佣兵、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都行。”

“邦德、你在信中说,这四个部门既要有侧重,又需要互相重叠。这该怎么操作?”

“这很简单、军情一局的除了侦测国内的军事情报以外,还应该在重点边防区的外围设立相关的情报站,当然驻军周围的地方是不是也需要设立相关机构?毕竟军情和民情,内情和外情有时候是结合在一起的。同理其它的三个部门,也可以相应的来做一些份外的事。民情局难道收集不到涉及军事的情报?外事情报部门难道能完全关注不到国内的情报?情报来源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准确和有效,反应的问题是否及时和客观。”

“这样一说,我们就明白了!”李定国和张同敞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好像他们才想明白一样。都是老狐狸,你们在这儿装什么清纯,将情报部门一分为四这事,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就是要让他们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以及互相渗透吗?

“军情方面我就不多说什么了,毕竟已经存在这么多年了,各方面都很成熟,只不过是做些拆分就行。民情方面我得多啰嗦几句,按常理来说大家都以为这工作主要是针对地方官员的。这么理解就有些局限了,国内的民情搜集,要扩宽视野。除了地方官吏的履职、执政信息搜集以外,还应该有地方物价、舆情、百姓收入水平、官场生态、各地新生事务等多方面的信息。海外民情方面,则需要关注当地的政体形式、物产信息等多方面的消息,要派出专业人员去世界各地看看,看看他们与大明有何不同,那些东西可以为我所用,那些方面会危及大明。”

专门设立关注外事的民情部门,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搜集海外物产情报。比如橡胶树的引进,就需要及早提上日程。目前大明用的胶类植物,并不是最理想的橡胶原料植物,最好还是把橡胶树种植技术搞到手,在海南一带弄些种植园出来。这样即使以后从海外进口橡胶,也不受制于人,不怕西班牙人进行原料封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