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我还有个堂妹(1 / 1)

“明得失,知进退,你很不错。”

听到这话,商离满意地点了点头,而后上前两步,将子友扶起来道:

“不过话虽如此,但是这次的物资,你必须手下。”

“王上……”

闻言,子友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听商离打断道: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你我两国第一次合作,有些规矩,还是早早立下来的好。”

“愿闻其详。”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子友自然也不好再一味地拒绝,而是做出了虚心求教的表情道。

“天子富有四海,却没有精力管理所有的土地。也正是因为这样,天子才会将土地册封给诸侯,让他们替自己管理地方。”

商离背着手,边走边说道:

“天子赐地给诸侯,因此诸侯需要每年向天子纳贡,是为诸侯应尽的义务。当然,义务不单单是诸侯有,身为天子,同时也有保护诸侯不受蛮夷入侵的义务。从这个角度来说,权力与义务是相对应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臣才不敢再要战利品。”

一旁的子友听到这话,急忙跟上说道:

“王上替我国消灭淮夷,本就是为我奄国做事,我们又怎么好意思再要王师的战利品呢?”

“话虽如此,但是光凭王师,想要彻底荡平淮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商离转过身,一脸认真地看着子友道:

“予一人也不诓你,王师300人固然可以击败淮夷,但是却阻止不了淮夷的逃窜。因此在实际的战斗中,王师还是需要奄国军队的帮助的。当然,奄国军队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王师抓捕淮夷,战斗什么的,交给王师就可以了。”

“虽说诸侯国本就有协助王师作战的义务,但是根据从上古流传下来的规则,协助王师作战的诸侯也是有权力获取属于自己的那份战利品的。你的心思予一人知道,不过是因为王师是为了协助你们父子上位,这才征伐的淮夷,所以你们不好意思再要战利品罢了。但是予一人并不是只会帮你们打这一场仗,在之后的岁月里,王师还是会经常北伐的。难道到了那个时候,你们也要无偿替王师作战,而不要任何的战利品吗?若真的是那样,只怕你们父子的君位也坐不了多久。”

“什么,王上之后还要继续征伐淮夷吗?”

听到这话,一旁的子友不由惊讶道。

“这是自然,虽说我宜国如今正在努力地收拢先商遗民,但是这速度实在是太慢了点。为了尽早地积蓄实力,做到可以在先商遗民收拢地差不多之后立马开始北伐,予一人不得不先抓捕一些奴隶,来帮着干活。而江淮之间的那些淮夷,不就是最好的奴隶来源吗?”

商离转头看向江北的方向,幽幽道:

“因此在之后的几年中,王师是会经常北伐,征讨淮夷的。而作为王师在淮北的唯一诸侯国,你们奄国势必会经常出兵,跟随王师一起出征。你说,在这种情况下,你们父子再坚持不要战利品,这能不遭到你国国人的恨吗?”

“原来如此……”

听到这话,子友一脸羞愧道:

“是臣短视了。”

“无妨,你也是一心为国。”

商离摆了摆手,让子友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后话锋一转,问道:

“对了,你成婚了没?”

“尚未成婚。”

子友摇了摇头道:

“原本臣与王上一样,许的是丰国女子。后来丰国被灭,奄国战败,臣随着国人流落到淮北,因为国家尚未安定的缘故,因此迟迟没有婚配。”

“如此……甚好。”

闻言,商离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点头道:

“予一人二叔的长女今年正好15,同样尚未婚配。爱卿若是有意,予一人可以做主,将她许配给你。”

子友没想到商离会突然给自己指婚,心中不由一愣。正想说些“婚姻大事需要听从父亲意见”之类的话,却突然意识到这是商离在用联姻的方式笼络自己,当即将将原本的话述咽了回去,朝着商离跪拜道:

“臣,多谢王上恩典!”

虽说子友还没见过商离的那个堂妹,不知道那个堂妹长的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美是丑,但是子友却依旧同意了这门婚事。因为他心中非常清楚,若是自己不答应商离的提亲的话,对方是绝对不可能支持自己成为奄国太子的。

另一边,在见到子友的反应之后,商离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这个蛮荒的时代,联姻是结盟的一种重要手段。子权父子试图通过联姻的方式来获取自己的支持,自己又何尝不希望用联姻的方式来将子权父子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呢?

作为第一个臣服于宜国的诸侯国,同时也是宜国在淮北的重要支点,如果可以的话,商离甚至想将自己的“亲”姐妹嫁给子友,以此来加强两国的联系。只可惜商离的前身只有妤这一个姐姐,并且还已经改嫁给了羿。无奈之下,商离只能将注意打在自己“堂妹”的身上,让她来维系宜奄两国的联系。

有人可能会问了,奄国都已经将公主嫁给商离了,难道这样的联姻还不够吗?商离的答案是,确实不够。

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个误解,那就是觉得和亲是屈辱的,让别人给自己送女人才是光荣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试想一下,假如汉朝的时候匈奴向大汉和亲,送了公主过来,并且要求这个公主成为皇后,生下的太子将来继承皇位,汉朝臣民会接受吗?

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任何汉朝臣民能够接受一个拥有匈奴血统的人成为自己的皇帝,哪怕他妈是匈奴公主也不行。

好了,现在反过来说,虽说嫁给匈奴的和亲公主(实际上都是宫女)也同样无法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匈奴可汗,但是根据匈奴人的规矩,他们也是有权分得一部分的遗产,而后另起炉灶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汉朝不过是送了一个公主(宫女)过去,却在匈奴的高层之中掺入了汉人的血脉。这样的生意是赚是亏,实际上还很难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