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培训中心(1 / 1)

一世富贵 安化军 1286 字 1个月前

开封城西北角,五丈河边,新起了一片院落。.更新最快黛瓦白墙,用料非砖瓦即青石,就是点缀在其中的几座二层小楼,也全都是砖石结构。在这个大量使用夯土和木料的时代,这一片建筑透出一种别样的硬朗,另有一种风味。

这里的诸提举、勾当公事、干办公事,以及吏人中的主事以上,一大群人早早就迎在了大门之外。远处看见马匹过来,急忙上前行礼。

徐平等人翻身下马,略说几句,太阳底下也不多待,随着众人进了大门。

这里就是三司属下各种公司的培训中心,徐平按照自己前世的大国企的自办学样模式建起来的。不管是什么公司,人员培训学习主要都是在这里,只有那些与实际结合紧密的小学习班才由公司自己组织。不管是论规模还是学习的组织以及实效性,这里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子监,是京城里实际上的最大学校。不过这里的学生学完之后进的是各公司,而不是进官府,除了在公事上有接触的官员,士大夫并不注意这里。

因为进了公司也是有了铁饭碗,特别是那些管理岗位,待遇比官府里的底层官吏还要优厚一些,最近一些日子开始有科举无望的士人子弟进来,好坏谋个衣食。京城里的官员成千上万,能够荫及子孙,一个人就把全家养起来的都要到中层以上,下层的小官可没有那么优厚的待遇。他们的子弟,以前是奔着各衙门的公吏,以及各场务的吏职去,特别是那些有油水的职位,同样趋之若鹜。以为士人子弟和读书人就不屑于做公吏,那可是大错特错,每次新招公吏,这些人都是最大的投考人群。

特别是最近京城里开始学习京西路,培训专门的管账人员,更是热门,甚至有不少从国子监转过来,专门学习做账的。进士不是那么好考的,而读一辈子圣贤书,不中进士就什么都不是,京城里连个教职都不好找。七老八十才有特奏名,还不一定熬得上,就是熬上了得到个官身,也绝无前途,低级选人的待遇还赶不上现在公司做账的呢。

京城好就好在这里,什么都可能缺,就是从来不缺人。而且只要衣食无忧的人家,子弟大多能够读书认字,人员素质远不是其他地方可比。

管这里的蔡提举五十多岁年纪,荫补为官,三十多岁才得到实缺,到现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年,还是选人身份,官员中的最底层。若是在徐平前世,无法想象这样一个机构让这么一个小官来管,但这个年代就是这样,别说是这培训机构,大量的公司管理者都是底层选人小官,还有不少是武官。所谓冗官,基本就冗在这些人的身上。徐平办了这些公司,给这些人出路,有了实缺日子就好过多了,他们都从心里感激徐平呢。

进了长官厅,上了茶汤。一碗酸梅汤下肚,身上的暑气才慢慢散了去。

徐平问站在面前的蔡提举:“你这里建成也近一年了,现在有多少学生?”

蔡提举恭声道:“回省主,如今在学的有三百二十六人,其中二百六十三人是从各个公司来的,还有六十三人是从外面招进来的。”

“他们学得如何?你这里可有什么难处?”

“学的用心,毕竟学好了就有一碗饭吃,哪个敢懈怠?说起难住,其他都好,就是缺教的人。教公司来的人粗识些字还好,一些他们做事要用到的学问,和算学之类,就难找教书的了。这样的人本来就少,我们这里能请来的,就更加凤毛麟角了。”

徐平对身边的叶清臣道:“叶判官,这里的事情你多上心,蔡提举说的事情,可要记下了。我们建起这些房子来,不是为了好看的,是要真地教出能够做事的人来。现在一切都是相当于在一片白地上另想炉灶,必然事事艰难,只有多花上心思。话说回来,这两年你把这里搞好了,以后也就容易多了。”

叶清臣面现难色:“省主,其他都还好说,缺钱缺粮,三司库里拨付就是。但是缺教学的人,又到哪里找去?公司里的事情,大多都是前人不曾做过的,人人都不懂,怎么可能找出人来教呢?这事情,只怕还要从长计议。”

徐平摇了摇头:“话不是这样讲,人非生而知之,边做边学,边学边教就是。大不了一时搞不清楚,教的有些差错,以后纠正过来就好。其中的关键,是公司里要把做得好的人拣选出来,给他们更多的钱,更高的地位,让那些做得好的人来教。教学相长,他们教的时候,也会发现更多的不足,事情才会越做越好。”

“省主的话,属下记住了。”

徐平点了点头,还是意犹未尽,对身边的几人道:“官员做事,最重要是兴利除弊。怎么能才兴利除弊?现实中我们碰到的难处,一百件里有九十九件是圣贤书里没有的,遇事只会翻古书,是没有用处的。太宗朝宰相吕正惠公曾有一言:‘耕问奴,织问婢’,这话说的意思就是我们遇到了什么事情,不要凭空瞎想,而要低下头,弯下腰,问一问那些真正做这些事的人。有他们做事的实际,再有你们胸中对天地之理的理解,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一件事情搞明白。这处学校,你们不要小看了,依我说,三司里的官员,闲时也可以来听一听,学一学。不一定要跟这里的学生一样学得精通,知道个大概,对将来管事便有无穷的好处。最少,不用事事都依赖吏人。”

赵贺和几位判官一头称是,至于心里把徐平这话听进去几分,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能够把吏事搞明白的,这个年代有几人?对大多数人,那都是完不成的任务。

徐平又道:“对官来说,手下吏员的升降黜陟是一件大事,三司底下的这么多公司,就更加是如此。你们都是为官多年的人,习惯了从严治吏,最注重的,是要挑出那些害群之马,从严惩处。要我说,对这些新立的公司却不要如此。人有贪渎,有无能,有懈怠,有敷衍塞责,人多了总是难免。公司里是做事,不同于治理百姓,第一要务不是把这些人剔除出去,而是要反过来,把那些勤谨做事,聪明伶俐,乖巧能干,善于发明的人才挑选出来,给他们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待遇,让他们把自己的本事发挥出来。一句话,公司最重的不是汰劣,而是选优,这是跟以前做官的不同,你们记住了。”(未完待续。。)

一世富贵章节列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