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蠢蠢欲动(1 / 1)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1593 字 1个月前

第442章蠢蠢欲动

“竹娘,要不算了吧?”

河南各地一片寒风,冰雪覆盖,唯独信阳,此时却是枝叶繁茂,一片常青。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水稻区,信阳与其他诸府不同,更像是个南方地区,爱米饭胜过于小麦,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可谓是难得的桃源,

李岩的正妻汤氏,身着粗布衣裳,系着围裙,仿佛民间的农妇一般,但独特的气质,却让她超然自逸,给人一股宁静之感。

红娘子闻言,叹了口气:“非我不想,实在是相公临行前要我保护李氏宗族,而我没有了兵马,岂不是束手就擒?”

“此一时,彼一时。”

汤氏摇头,峨眉微蹙,露出一丝憔悴:“信阳到底是朝廷的地界,岂能让我们久居?”

“南京的皇帝气势正盛,由不得咱们自由自在了。”

“再者说,咱们就罢了,信阳数十万百姓可是一心向明。”

这句话,立马让红娘子气急:“若不是我们,他们早就饿死了——”

“可粮食是朝廷送来的……”

言罢,红娘子思虑一夜后,第二日,向李氏族人摊牌,愿意彻底归附朝廷,军队解散或者被收编。

“红娘子深明大义,巾帼不让须眉!”

这时,聚集的众人中,突然走出一男人,面目平庸,此时却带着满满的自信:

“在下添为锦衣卫百户——”

“原来是你煽动的。”

红娘子眉头一皱,杀气蔓延。

可是男人站立不动,好似笃定了红娘子不会动手。

红娘子一楞,她疑惑的目光投向了李氏族人,许多人目光躲闪,不敢对视。

想到此处,她彻底灰了心:罢了,李岩,老娘不管你的族人了……

“军队、百姓,就由尔等处置吧,只是有一条,绝不能亏待了我那些弟兄。”

一时间,许多将校目光含泪。

“依某之见,红游击本领高强,朝廷必定另有赏赐,怕不是下一个秦诰命!”

男人还想挽救,但却被红娘子直接了当的拒绝:“功名利禄对我来说一文不值,还是算了吧!”

说完,她潇洒的骑上马,转身离去。

就这样,规模达到万人,在信阳府休养生息的红娘子军,也纳入了南京的序列中。

……

而在洛阳,豫王去南京称帝后,陈永福带着两万兵马安稳地坐镇着。

深夜,书房内灯火通明,人影安定,谁也不知道他这些时日是怎么熬过来的。

皇帝在决定抵抗建奴南下,就抽调了一万五的老兵,李代桃僵换上了俘虏顶替。

也就是说,他手底下只有五千老兵,看守着五万俘虏。

虽然说陆陆续续归降了一部分,但只能勉强守城,一旦起了战事,立马崩溃。

为了募集粮草,屯田,镇守洛阳,看守黄河预防北兵南下,他可谓是操碎了心。

“哈哈哈哈!”

大河堡之胜传来,陈永福喜不自胜,仰头大笑:

“如此看来,某可坐二望三,觊觎那河北三府,以为桥头堡。”

所谓的河北三府,指的是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三府——卫辉、彰德、怀庆。

(历史冷知识,河南河北的分界线是漳河,西门豹治邺的那个漳河,而不是黄河。)

此三府兵灾少,也没有黄河溃堤的影响,可以说是如今河南少有的富庶之地。

而且,他们比邻北直隶,乃是不可多得的桥头堡。

因此,陈永福在获知朝廷大胜后,立马就想趁机行动,收复沦陷区。

“不过,还是得将此等消息散播出去,打击敌军的士气。”

千里黄河在冬天冻得结结实实,走私与互通盛行,谁也阻拦不了商人们赚钱之路。

而商人的背后,则是河南士绅们。

一想到士绅们的拥护,陈永福浑身散发着热气,粮草辎重的问题就不用担心了。

……

贫瘠的关中,在迎来绍武元年时,尤世威正辛苦地带着固原的军队,沿着防线扫除那些准备入侵的鞑子。

虽然说关中残破,但却比草原好多了,随便抢抢都能回本,那些草原上的破落户们,只能铤而走险干没本的买卖。

被大雪覆盖的黄土,此时成了亮白色,阳光下极为刺眼。

尤世威等人,在眼皮下涂上黑色炭灰,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逐渐入套的鞑子们。

“杀——”

带着千余骑兵,尤世威大展雄风,数百名鞑子迫不及待地逃窜。

一番追逐,瘦马人无力的鞑子们,只能跪地求饶。

“押回去。”

尤世威脸色不变,淡定地说道:“甄别一番,咱又能添几百骑兵。”

国朝喜欢用蒙古人,朱元璋时就大用蒙古俘虏,当时北伐元大都的骑兵,一半都是蒙古人;朱棣的靖难之役骗来的朵颜三卫立下汗马功劳。

崇祯时的满桂更是保护北京时壮烈牺牲。

有明一朝,封伯的蒙古人也多,如永顺伯薛绶、忠勇伯蒋信(原名把台)、恭顺侯吴克忠等,多为壮烈牺牲之士。

而尤世威是榆林边军出身,对于他来说,蒙古人跟汉人没什么区别,反而骑术精湛,更好用。

当初守榆林,他还广招河套的蒙古部落来助阵。

“总兵,咱们固原镇粮食不多。”

一旁的副将嘀咕道。

“你懂什么。”

尤世威看着这些蒙古人不仅没有垂头丧气,反而开心的笑了,立马知晓上当了。

他们听得懂汉话。

笑骂道:“这群鞑子,心奸的很,想要吃皇粮呢!”

“不过嘛!”

尤世威露出一丝带有深意的笑容:“老子喂饱你们,却是要你们命的。”

说完,骑上马,奔跑而去。

等到他回到固原,第一句话就是:“西安来的粮食到了吗?”

“大雪封路,估摸着还要两日。”

“派人去接应,人能挨饿,马可不成。”

待歇息好,他才扭头问道:“陕商传来消息没?”

这里的消息,指的是建奴南下的战事。

陕商消息灵通,通行全陕,让他们来传递消息最快。

“没有!”

副将摇头。

“哎!”

尤世威叹了口气,扭头西望,那里是陕西行都司的方向,李自成就在那里。

留下这个心腹之患,让他睡觉都很难安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