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玻璃厂投产(1 / 1)

天启二年三月初八,我在兵部尚书张鹤鸣的陪同下,天还未亮,就来到了京营的校军场。离校军场还很远,我们就听到了将士训练喊口号的声音,那激荡人心的声音让我都有些热血沸腾。

当我步入校军场的大门,仿佛是设定好了一般,一切声音都戛然而止,大家把齐刷刷的目光都投向了我。

我微笑着向他们点头致意:“将士们,今天就是你们远征的时刻,你们报效大明,再立新功的时刻到了。朕在这里预祝你们犁庭扫穴,捷报频传。来,将士们,和朕同饮此杯。”我接过王安递过来的酒杯,一饮而尽。

“谢陛下。”整齐划一的声音在校军场上空不断回荡。

我凝视着将士,用尽全身的力气喊道:“现在,朕宣布:平叛大军,出发!”

曹文诏翻身上马,高呼一声:“随我来。”一万名骑兵绝尘而去。这一万名骑兵,是大明真正的精锐。其中五千名将士来自于辽东。他们都参加过那场保卫沈阳并彻底击垮努尔哈赤的战役。另外五千名士兵也是从全国各地精拣细选出来的。他们每个人都是名副其实的兵王。

这一万战马,大部分都是从蒙古各部置换来的良马,也是一部分来自于建奴。也可以说,这一万匹战马,随便拉出一匹,都能“日走一千,夜走八百”。

他们每人一把精钢制作的制式大刀,一人一杆新式的火枪,每人斜挎的包中有一发特制的子弹。而且,每个游击以上的军官配备了一台高信望远镜。这是我们大明能给予他们最好的装备了。

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不知为什么,我的心却有些沉重起来。

“陛下。”洪承畴躬身行礼。

“嗯。”我点点头,“放心,你们只管在前方作战,后勤保证方面绝不会出问题。”

左光斗在五天前就已经离开了京城,开始以商号的名义在全国各地筹集粮草。同时,沿途的各个粮仓也开始开放,由左光斗统一调配。当然,粮仓里是不会有多少粮食的。近几年来,大明的战争还是比较频繁的,再加上官治的腐败,贪污的严重,可以说,粮仓中的粮食,聊胜于无。

同时,左光斗召回了远在海外的史可法。一年来,史可法率领的海外士兵已经成熟起来,由他率领的队伍来负责沿途粮草的保安工作。别看史可法年纪不大,但一年多的锤炼已让他有了名将的风彩。

远在泉州的袁可立也行动起来了。这一年来,他的兵工厂共制选了五十多尊红衣大炮,数百艘战船,至于枪支弹药,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将依据战争的需要,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四川、贵州战场。

“我不是担心这个。”洪承畴说道,“我怎么觉得我们杀鸡用了牛刀。”

说完,他翻身上马:“陛下,等着我们的好消息。”

“出发!”他大手一挥,九万名步兵踏着整齐的步伐,跑出了京城。

这家伙,刚开始那么严肃,我还以为初上战场的他内心紧张呢?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有心情开玩笑。不过,你可别轻敌呀!我的全部家当可都在这儿呢!

送走了远征的大军,内心虽然仍有些惴惴不安,但已经不像以前了那么忙碌了。一般的事情,自有内阁处理,我只听结果就行了。

有了时间,当然流连于后宫的时间就多了,毕竟,张嫣宝贝快要临盆了。看那架式,也就十天半月的事情了。

虽然每次见到她,她都要郑重其事的告诉我“要以国事为重”,但我还是从她欣喜的脸上看到了她的言不由衷。当然,哪个女人不希望被男人宠着?贵为皇后的她也不能免俗,毕竟,此时的她还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

十五六岁,在前世的那个社会,应该还是一个初中生吧。可是,在这个时代,却要为人父母了。

这天早晨,我用完早膳,正准备去坤宁宫。王安来报:“孙元化从通州赶来了。”

靠!这个孙元化,怎么来这么早?你这是几点就从通州往这赶呀!什么事这么火急火燎的呀!

哦,不早了,是自己起晚了。看看太阳,如果按前世的时间算,怎么也有九点多了。

从外面走进来的孙元化满面春光,和年前那种邋里邋遢的样子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陛下,我给您报喜来了。”

报喜?报什么喜?难道后宫哪个妃子诞下龙子了。哦,不对!想什么呢?这种事情他孙元化怎么会知道。

我一脸懵的样子并没有击退他脸上的喜悦,他仍然兴冲冲地说道:“陛下,我们的玻璃厂已经投产了。昨天,生产出了第一批玻璃,今天,我就快马加鞭地给您送来了。”

靠!这是什么“报喜”?孙元化呀,孙元化,你可是举人出身呀,用词怎么这么不准确呀!

好呢,原谅你了。宰相都有容人之量,更何况,我是皇帝。看在你这么着急给我送礼的份上,就不和你一般见识了。

“快,快给朕呈上来。”我有点迫不及待。

孙元化把手一摊:“玻璃在宫门外呢?”

我苦笑,自己有点太心急了。也是,没有我的旨意,孙元化岂能把玻璃这么陌生的事物运到皇宫之内呢?

“王安,快命人,不,你亲自和初阳把玻璃运到朕的面前。”

片刻之后,我见到了自己渴盼已久的玻璃。这是五块一尺见方的玻璃。严格来说,他的制作还很粗糙,玻璃里面的杂质还很多,但它基本上已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了。

我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这些玻璃,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战争太吞银了,而战争又不得不打。不久前,对将士们的承诺虽然很豪迈,但我的心也还滴血呀!一年多所积攒的财富,倾刻之间就不再属于我了。

如今,又有了玻璃这个吸金利器,又何愁不能从那些贪官污吏身上赚取大量的银子。大明从来不缺白银,西方从美洲得到的大量白银都流入了大明。

只不过,大明的白银缺乏流通,都被那些地主老财埋在地底下了。我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把白银拿出来。

“初阳呀!这样的玻璃你那还有多少呀!”

“库存已经有一千多块了。而且,我们每天能生产三百多块这样波璃。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把它变成白银呀。请陛下教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