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 【1468】乔迁新居(1 / 1)

第1469章【1468】乔迁新居

五一当天,收割机厂举行了盛大的交房仪式,这也是他们一家五口第一次踏进属于他们家的家属院。

一梯两户,东西户,他们是西户,四楼。

走进这样的小区,丁薇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在后世的光景。

墙体还是水泥墙,没有贴砖,外面涂了石子疙瘩一样的涂料,没有保温层,内部墙体没有刷白,清一色的水泥地,就连地面也看着不平整光滑,家家户户都没有门窗,光秃秃的楼道,有些寒酸的内部。

尽管如此,大家仍然很开心,因为这是自己的房子啊,而且可没有所谓的公摊面积,也没有给你算物业费,日后也是厂子统一管理,交一些所谓的卫生服务费就可以了,住房成本低到不能再低了。

七十六平方,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一阳台,南北通透,两个卧室向阳,一个卧室朝北,只不过向阳的一个卧室连接着客厅,另外一个带了一间类似储物室的阳台,朝北的卧室最小,挨着餐厅厨房和卫生间。

总体的格局还凑活,爸妈看了之后,立马将最大向阳又连接客厅的那个卧室给哥哥们住,他们人多。

带储藏室阳台的他们俩住,剩下小的,放下衣柜书桌后,再放一个高低床,正好适合俩姐妹。

别看姐妹俩的屋子小,可是也带了个窗户,唯一不好是不向阳,不过也无所谓,毕竟他们是学生,早出晚归的,也用不着晒太阳。

哥哥们是四个人住一间,即使他们因为工作和学习不常回来,但是该有的还是要有的。

爸妈也商量好了,将他们的卧室摆放两张高低床,衣柜,书桌,连接客厅就不打门了,一打门室内的光线就不行了,到时候拉个窗帘就行了。

客厅阳台非常大,可以安上防盗窗之后,摆放花花草草,这年代可没有落地窗之说,也没有向外凸起的飘窗,只有一个窗户的位置。

屋子里还有暖气片,这就证明单位是打算烧锅炉的,到了冬天各家各户交一个取暖费就OK了。

家家户户都通了电和水龙头,这些都走过了,也就是说,他们内部装修一下,最后装上门窗,这个家就能直接入住了。

爸爸初步打算拿出一千块钱做硬装,软装什么的家里其实都置备的差不多了,虽然都是二手货,但已经找人重新维修并上漆了,甚至还专门找老工匠做了可以拆卸的上下铺三张,这比一般的铁家伙要宽敞一点,没那么窄,也更长有些,因为儿子们都高。

之后爸爸就更难得回家了,因为他要跑建材,门窗,后来厂子看大家太难,因为多数要票,干脆和其他厂家商量直接将摊位摆进了厂子里,不要票可以,但是价格会稍微贵一点,爸爸高兴的合不拢嘴,立即就在厂子里定下了所需要的各种建材。

但也有为了十几二十块选择自己找人装修的,这都无所谓,反正房子已经交了,接下来怎么装,都是看各家实力了。

爸爸想让闺女上初中住上自家的新房,主要家里的家具早就通风换气过了,硬装也没有什么污染,所以只要硬装走完,就能直接入住了。

之后父母就开始跑新房的装修问题了,关于装修,家里人还凑在一起画了一张装修图,所以怎么装修,都有样板图在,因为这年代的条件有限,再加上他们家买房已经遭人嫉妒了,所以爸爸打算简装。

当然,门窗电线灯这些都得选最好的,地板直接将水泥打磨平整,也不打算铺地板了,木地板成本太高,大理石更贵,先这么凑着住几年再说。

6月底的时候,丁采莲考上了市里面的卫校,她最终选择了当护士。

丁薇觉得这个工作也不错,毕竟这年代的卫校那可是分配工作的,将来也都是正式工,只要学到手,那都是技术,这是一份好专业,虽然她觉得老师更好,但丁采莲觉得自己不适合当老师,是以最终选择了卫校。

而留级一年的丁建新考上了乡中,不管怎么样,总算考上了初中,也比小学毕业回家种地强。

丁薇没有悬念的免除学费进入县一中。

丁兰和丁建树秋季都将进入初三年级。

七一建军节的时候,丁家燎锅底搬新家。

门窗都是新做的,崭新崭新的,虽然还有点油漆味儿,但不影响整体效果,只要经常通风换气就行了。

墙体全部刷白,电线电灯窗帘都已安装到位,只可惜没有防盗窗可以安,家里大门外面是铁门,里面是木门,双层保障。

哥哥们的高低床,三个卧室的衣柜,都是经过丁振龙提前测量尺寸后,用老旧的家具进行改造做好的。

客厅也就是堂屋的桌椅板凳,都是古人用的那种,上了油亮的红漆,看起来非常喜庆。

他们家所有家具门框都是中国红,这是这年代人装修的特色,丁薇没有反对,顺其自然让夫妻俩折腾。

餐厅的餐桌四四方方的八仙桌,八仙椅。

在没有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电扇的年代,能让出不少空位置。

本来丁薇还觉得这红色有些太扎眼了,但随着清一色中国特色的古典家具逐一摆进去之后,她就发现父母的眼光是真不错,因为鲜亮的中国红给家里营造了一种喜庆温馨的特色,好在窗帘是淡色,要不然真能影响室内的光线。

他们每个屋子的学习桌,也都是旧家具改造的,爸妈屋子的桌不带书架,哥哥和她们俩屋里的书桌不仅带暑假,还另外给他们打造了两个像样的书架。

犹豫屋子里还是有些味道,所以暑假俩月他们住在了农村家里,城里的房子都交给爸爸统一通风换气,还一趟有一趟的购买厨房用品,购置煤球,因为这年代还没有所谓的天然气,电磁炉,所以做饭都是用煤球。

往上搬煤球的时候,全家一起行动的,一趟趟的走下来,虽然辛苦,可看着越来越像样的家,丁薇逐渐湿了眼角,因为他们终于在县城安家了,为了这一年,她等了十一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