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有教无类(1 / 1)

季汉彰武 陈瑞聪 1498 字 3个月前

太学,郑府。堂门大开间,郑玄端坐桌案前,提笔凝气,双目微合,桌案上一副刚摊铺开的黄白竹纸,不着点墨,春风熏人,似是连大汉经神也沉醉,一时间竟不知该提笔何字。

停顿良久,郑玄轻叹一口气,又将狼毫横搁笔架,对着身旁几位弟子说道:“年纪大了,虽然还会如青年时一般千头万绪,但却失了一股一往无前的精神,临近下笔,竟心生丝毫踌躇,当真是人心易感,韶华难求。”

堂内坐侍着十来名入室弟子,照顾郑玄的起居,无事时便在堂内诵读经书。田琼见状递上一盆温水,供恩师洗脸清神,随后轻声道:“天子半旬后要听老师与诸位博士讲经,老师审慎些是自然之事。”

郑玄摆手推辞,随即一手抚摸自己还未全白的花鬓,一手重新捻起狼毫,对在座的弟子们笑道:“为师已是耳顺的年纪,什么天子王侯,到了太学,也不过是学生而已。言告师氏,言告言归。所谓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何也?须知大道之先无论君臣上下,如果天子不能知晓这个道理,他当初也不会被推为皇帝。”

这些话弟子们大多不敢苟同,却也不敢出声辩驳。当今天子为人荒诞无忌已是公论,偏偏却又刻薄寡恩,重用阉宦以来,手下鲜血淋淋,党锢大狱,可谓天下为之心寒,大概也只有郑玄这样名满天下,偏又不掌朝枢不受猜忌的大儒,才能如此姿态。

郑玄见学生面露不虞,洒脱笑道:“有什么便说什么,大学将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翻来覆去地说,那着眼无非还是一个诚字,为师教导尔等尊师重道,尊师乃重道之术,术在道后。”

众弟子沉默不语,独生子郑益恩坦然做答说:“阿父既然已经看出诸位兄长的想法,可见兄长们诚意不言自现,何必再取笑言之?”

“你呀,你呀。”郑玄摇首失笑,随即又抚额叹息,郑益恩不止是他的独子,更是他的得意门生,因此郑玄对他可称得上溺爱,郑玄便略过方才那些话,又说道:“人生来不过一赤子,无所谓黑白是非,不知雌雄荣辱,诚意自现亦可也。益恩,你是说我这些弟子们,仍不失赤子耶?”

见独子接不出下句,郑玄转而对弟子们展颜笑道:“尔等如若是赤子便也罢,如此为难的便是为师了。”清水上点狼毫,郑玄将毫尖轻捻,重新在砚石上饱蘸墨水,对着纸张叹道:“为师不能于素纸上点墨,正可比施教于赤子,这一笔下去,不论为师事后再觉如何不满,却也无可悔改,只能将错就错,不使后世谓之为误人子弟,为师便满足了。”

话音刚落,弟子赵商正色说道:“老师说笑了,老师为大汉经神,且贵为博士之长,如若老师自觉误人子弟,又有谁能称为天下师?”

“我如龙首何?”此言一出,众弟子惊愕,随即又恢复此前状态,沉默不语,唯有崔琰收拢衣袖,字斟句酌地接答:“郑师如雨,龙首如云,雨润万物,云不可及。”

郑玄注视崔琰片刻,随即又看回眼前竹纸,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驱使他手下狼毫挥舞。郑玄不提笔则已,一提笔则不可收拾,众弟子见老师挥墨如雨,笔走龙蛇,不过片刻后便涂满整张竹纸。郑玄写完,整个人一顿,面孔上的褶皱一一笑开,露出股心满意足的神气,他向崔琰招手说:“季珪,你过来看。”

崔琰上前探视,只见竹纸上几字如山岳逶迤,厚重又浩渺,疏旷且沉郁,他忍不住边看边读道:“山下出泉,君子以果行育德。”他不由得抬首对恩师讶异道:“老师,这是蒙卦?”

郑玄微笑颔首道:“听闻并州胡乱,我心有不安,昨夜为龙首卜上一卦,竟是个蒙卦,不知你们作何解释?”

作为大汉经神,郑玄不止是经学大家,更是图谶大师,好用车前草算卦,事后应验竟十有八九,车前草也得以被称作郑君草。众弟子对卜卦已是见怪不怪,只是心中却诧异老师却为陈冲如此心折,两人年龄相差远矣,平辈相交足见其友谊,但郑玄卜卦向来除却国家大事外,只卜个人生死,如今却为陈冲卜卦,实是首次。

崔琰答道:“蒙卦有言:‘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正应陈君年初说降之事,数万白波贼军,一夕消弭。而《彖》曰:‘山下有险,险而止。’可谓陈君此次胡乱虽有小险,但定能化险为夷。”

郑玄颔首道:“你说得不无道理,但在我看来,这个卦所重的,还是‘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此次胡乱虽然声势浩大,但胡人向来仰慕汉威。自鄙浅陋,庭坚身为熹平龙首,虽无江海,却遇山泉,山中魍魉,自不足惧也。我所问的是,如若陈君泽被胡夷,祸哉?福哉?”

幽州公孙平回得最快:“蛮夷如何教化,弟子出生幽燕,幼尝于乌桓、鲜卑为伍,当是时,朝廷只道鲜卑恭敬,可为外藩,却不料檀石槐一统鲜卑,为我大汉巨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其奈教化如何?”

郑玄不置可否,转眼再看众弟子,却见孙炎似有言欲吐,这让他倍感诧异。孙炎在屋中向来不发一言,潜心学问。郑玄考校他时,他却几乎从无错处。须知郑学以今文经为内,古文经为表,最重考证二字,而孙炎精通古籍可谓诸生第一,郑玄撰文时都常交由他校正,并常令他在己方外出时代师授业,地位不可谓不高,但想不到平时惜字如金的孙炎今日也会参与话题。

孙炎顿了片刻,而后向前对公孙平说道:“郑师方才所言,‘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可谓道矣。道不以华夷别,道不以老幼分,夷有向道之心,非人力所能当也,童蒙求我,我惧而拒之,则道消夷狄耶?君子以果行育德,我等拒人于道外,德行不育,又以何称为君子?”

随后孙炎又对郑玄说道:“禀郑师,我有一事不可不言。”

郑玄许可后,孙炎继续说道:“今日我门下二弟子,刘宣刘豹,向我辞别归乡。”

众弟子莫名所以,不知如何评价,但接下来的话顿时引起掀然大波。

“此二人皆为匈奴王室,一为单于之子,一为单于之孙。以匈奴王室,多有联姻汉室之故,自以为汉室之甥,故易姓为刘氏,先于河东求学,后入太学于我门下。今日辞别时弟子方才知晓二人身份,自觉汗颜,故告知于郑师。”

刘宣刘豹两人名字,不止不少郑玄弟子听过,更有人也曾亲眼见过,却不想竟是匈奴王室。其余弟子们议论纷纷道,二子六艺娴熟,骨相隆奇,言辞清雅,不意竟生长膻腥之地,而今家乡变故,北归战地,更有非常胆气。

郑玄问清楚后,不由笑呼孙炎字道:“叔然,不知不觉,你门下竟出两王。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想必百年之后,你也会因此留名青史了。”

孙炎不卑不亢地回道:“郑师所言过矣,子曰:‘有教无类’,弟子不敢以华夷别之,更不敢以王侯贵之,修身齐家,家非亲也,亦师也。以歧路导之,非唯重道,远君子甚矣,弟子所慰,唯有蒙以养正,道之传矣。”

郑玄注视良久,对着其余众弟子叹道:“叔然默然如玉,涔涔而质现,可为我传学矣。”他再次轻抚自己鬓角,叹道:“人心易感,韶华难求,我当真是老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