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326章 征服者的姿态(1 / 1)

葬元 武猎 2991 字 3个月前

平安城长十里,宽八里,面积有长安的四分之一,城高四丈,完全仿造长安和洛阳建造,是日国最大的城池。

如今的平安京由于皇权衰微,政治上已经没落了。但经济商业仍然繁荣,城中人口达二十万,也是日国人口最多的城池。

然而,城中的武备,却极其空虚。上至天皇公卿,下到城中百姓,看都元寇大军出现,都是犹如末日降临。

京都地区原本有两支精兵。一支是六波罗探题的京都镇戊军团,一支是平安城内的禁卫军团。本来,要是这两支精兵都在,凭借着平安城的高墙深壕,敌军要想攻下平安城绝对是会伤亡惨重。

可是由于幕府之前要集中兵力反攻九州岛,将京都地区的两个精锐军团全部调往镰仓,竟然把京都重地变成无兵防守的地方。就是京畿地区的武士和豪族私兵,都抽调一空。

没办法,日国的常备精锐军队太少,倘若不把京都地区的两支精兵调到关东,镰仓幕府的基干战兵就不足敷用了。新兵总要老兵来训练吧?总要有军官统带吧?

京都朝廷当然会反对将两支精锐军团调走。但兵权都在幕府手里,天皇公卿的反对自然屁用木有。

那么城中还要多少兵呢?只有守护宫城的兵马五百。这五百人属于忠于天皇的侍卫军,乃是真正的常备武力。再就是各家公卿的护卫私兵,加起来也不过千人。

除此之外,就是临时招募守城的几万青壮,连像样的武器都缺乏。

建礼门外,李洛驻马护城河之南,看着巍峨的城池,心里也在掂量。

打,肯定是能打下来的。但是伤亡,最少也有几千。

先劝降吧,就像打大宰府那样。劝降不了,再攻城不迟。

李洛亲自写了一份劝降书,盖上私制的大将军印,让后吩咐命人将劝降书射出城中。

城楼上如临大敌的守军,虽然知道是劝降书,但也不好隐瞒,只得快速送到“天子”的京都御所。

日国皇宫叫紫宸宫,是缩小版的唐代大明宫。紫宸宫东西一里半,南北两里半,宫门九重,殿宇二十九座,比小家子气的明清紫禁城更大。而主殿紫宸殿,连名字都和唐代大明宫三大殿之一的紫宸殿一样。

紫宸殿作为紫宸宫的主殿,是大朝会之所。紫宸殿御座后面,设有多位唐朝皇帝、名相、文人的画像和传记。群臣叩拜天皇,也在叩拜后面的唐朝君臣画像。

此时的后宇多天皇不在正殿紫宸殿,也不在常御殿,而是在日常议事的清凉殿。

可是,世仁年仅十四,还是个半大孩子。所以京都朝廷实际上由身为太上天皇的龟山上皇掌控,实行所谓的“太上院政”。在平安朝,京都朝廷的真正话事人多是太上皇,当今天皇反而多是摆设。

所以,虽然天皇和满朝公卿齐聚清凉殿的“东庭”,但坐在御座上的却是龟山上皇。

小天皇安安静静的坐在父皇的一侧,低眉敛目。而满朝公卿大臣,却都昭穆有序,按照品级正坐在蒲团上。

清凉殿上近百人,却一声咳嗽也无,只听到龟山上皇捻动佛珠的声音。

龟山上皇今年不过三十出头,可一夜之间却苍老了十岁,鬓角已霜了。华丽高贵的皇冠皇袍,也完全掩饰不了他的憔悴和悲苦,以及眼底的恐惧和愤恨。

“元寇兵临城下,除了徒劳守城,就没有其他办法么?”龟山上皇声音嘶哑的说道,语气中满是疲惫。

城中真正的兵马,不过一千多人。除此都是缺乏武器的青壮,如何能守得住?一旦守不住,会是什么后果?

元寇“据城抵抗则屠”的话,已经传遍本州,京都君臣焉有不知?倘若抵抗了,可是又没守住,那全城二十万人,岂不都要被屠戮?

那种情景,想想都可怕到极点。

五百年的平安城,真的要完了么?

“摄政,你说说,如今情势,该当如何?”龟山天皇问太政大臣鹰司兼平。太政大臣乃三公之首,在天皇成年前称为摄政,天皇成年后称为关白。

太政大臣听起来大的不得了,可是天皇都被幕府架空,别说他这个首辅了。

所以,鹰司兼平这个空头首相,一点办法都没有。他颤巍巍的站起来说道:“陛下,北条氏乱臣贼子,包藏祸心,岂有援军?就算有,也来不及了。为今之计,还是…”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是任谁都知道他要说什么。

一个降字,说起来简单,可那只是说起来简单罢了。

龟山天皇叹息一声,看向左大臣二条师忠,“左仆射,你还有何话说?”

二条师忠站起来鞠躬:“臣无话可说,陛下怎么做,臣就怎么做。”

“右仆射,你呢?”龟山上皇不甘的看向右大臣近卫家基。

近卫家基忍不住当场哭泣,“上皇陛下,元寇大军压境,奈何不降!倘若抵抗,一旦城破,那上皇和天皇岂不都要……”

“混账!”龟山上皇再也忍不住的勃然大怒,手中的佛珠狠狠扔出去,“北条氏欺朕,尔等亦欺朕也!尔等不过贪生怕死而已!尔等是不是以为,能像宋国降臣那般,到了元廷仍旧有官做!”

“那朕呢?朕就是亡国之君!元廷岂能容我!尔等心中,可有丝毫忠君之念!”

大臣们闻言,如遭雷击,却个个呐呐不言。龟山上皇的诛心之语,让很多怀了心思的大臣,都惭愧汗颜。

没错,这群被称为公卿的男人,为了身家性命,很多人都动了开城投降的心思。

倘若只是一人死节,他们还不怕,大不了以死报国。可是,他们哪个不是一大家子?虽说大权被武士们夺走了,可在这平安城,他们仍然享受着荣华富贵。

怎么舍得满门陪葬?

说句大不敬的话,就算降了,说不定还有官做,总比全家被屠灭好得多啊。

大纳言九条忠教站起来怒视鹰司兼平等人,大声道:“满朝公卿,清华高贵,竟然如此不堪!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为社稷死节,死何所惧!”

“陛下,臣愿出城面见鞑虏,晓以利害,许以财货玉帛,贿以退兵。倘若鞑虏不肯,臣便血溅敌营,以彰神国气节!”

“好!”龟山上皇击节叫好,“我神朝终有志虑忠纯之臣!大纳言,你自出城试试。如卿不归,朕必不负卿身后令名!来人,赐节!”

“哈依!”

等到九条忠教出宫,鹰司兼平痛哭道:“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忠教此去,必不归矣!元寇,虎狼也,长驱直入而至京师,胡为区区财货就能退兵?岂非天下笑谈!”

“上皇陛下,老臣老矣,安肯苟活于世,辱没天照大神。只是,阖城二十万子民,怎能玉石俱焚!以老臣之计,先议和。议和不成再降,此为上策!朝廷要做的,就是能争取什么样的条件!”

“惟康亲王在关东幕府,反正神国帝统不会断绝,只要关东在,社稷就在。伏请陛下三思!”

他的话,在座的公家大臣当然心中雪亮。北条氏为何不管朝廷死活?因为哪怕朝廷被一锅端,北条氏马上就能立个新天皇,在镰仓建立新的朝廷。

放任元寇来攻打京都朝廷,还能为幕府争取宝贵的时间。北条时宗狠辣果决,这样的事当然干得出来。或许在北条氏看来,只要保住神国,朝廷完全可以牺牲。

再说句公道话,就算北条氏有心救援京都,也是有心无力。

龟山上皇无语泪流,他当然知道鹰司兼平的话是老成谋国之言。抵抗元寇,又能抵抗几天呢?除了激怒元寇大开杀戒,彰显一下骨气之外,又有何用?

“那就先商讨议和吧!”龟山天皇说道,刚要下令追回大纳言九条忠教,突然一个侍卫急匆匆的进殿。

日国君臣心里一沉,难道元寇开始攻城了?

“陛下,元寇射到城头的书信,请陛下御览!”侍卫将一封书信递上。

龟山上皇深吸一口气,微微颤抖的接过书信,仅仅看了几眼,就神色惨变,面如死灰。

就连那封书信,也滑落指尖,飘然落地。

鹰司兼平颤抖着捡起地上的信^_^法很是不错,有大家之风。可是心的内容,却让他心底冰凉。

“大元征东大将军李,敬告日国君臣:本帅以天朝上国伐海东不臣,兵临城下,尔等但有守与降而已。有来议和者,一概不受。若守,则城破之时,满城皆斩,焚平安城,待吾东归,再焚伊势神宫。若降,必不枉杀,尔等君臣百姓性命,皆无虞也。而平安城,伊势神宫,吾不焚也。”

“明日正午前不降,则大军攻城,旦夕必下,鸡犬不留。勿谓言之不预也!”

其他大臣看完之后,都是呆若木鸡。

元寇,明确表示不接受议和,要么守城交战,要么开城投降,根本没有第三条路啊。

萧瑟的秋风吹进大殿,所有人不由打了个寒战。深秋的风,已经很冷了啊。

龟山上皇神色枯槁,慢慢站起来,再慢慢走到殿外,如同行尸走肉。

“陛下!伤心何益啊!眼前万分危急,请陛下速速决断!”鹰司兼平嚎啕大哭的下拜。

“陛下,请速决断吧!”公家大臣纷纷痛哭下拜,就是小天皇,也吓得脸色苍白的跪下,请求父皇速速决断。

元寇说的很清楚,抵抗的后果,实在太可怕了。元寇不但会屠城,还会焚毁平安京。甚至在东归时还要焚毁祭祀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

守城抵抗的可怕后果,弱小的守城兵力,强大的攻城敌军,让公家大臣们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站在现实的角度,无论谁来选择,都很难选择抵抗。

龟山上望着天空,他想看到太阳,想看到天照大神的光辉,可是起风了,天阴沉沉的。

过了良久,龟山上皇变调的声音幽幽说道:“鹰司兼平,城中有二十万人,就真的不可守么?”

鹰司兼平一脸惨然,“城中的百姓,从未见到刀兵,承平太久。他们不是武士,甚至不是吃苦耐劳的农民,只是目光短浅的町民商贩,让这些人守住京城,太难了。”

近卫家基也说道:“陛下勿忧。宋国皇帝据说封了公候,想必陛下也不会被元廷太过逼迫。至于这万世一统的神国社稷,关东是不会断绝的。等将来天下有变,陛下未必就不能回到京都啊。”

龟山上皇终于流下两行眼泪,哽咽着吟唱道:“胡马上洛勤王空,神都尽在腥膻中。谁家天子落胡尘,残阳宫阙满西风……”

“陛下啊!”公家大臣们哭成一片,侍从,宫姬,后妃们也纷纷恸哭流涕。偌大的紫宸宫,很快就沉浸在铺天盖地的绝望中。

皇宫的哭声传出来,满城百姓更是吓得六神无主,恐怖的气氛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了所有人的脖子,让人们痛苦的无法呼吸。

原本秩序井然的平安城,顿时开始乱了。

…………

第二天上午,建礼门大开,龟山上皇带着后宇多天皇,以及满朝公卿大臣,穿着孝服,素车白马,脖子上挂着玉玺,出城投降。

“小国之君,见过上国大人!”龟山上皇神色淡然的下拜,高高捧着玉玺。

李洛被亲卫簇拥着,装模作样的惊讶道:“国主何须如此!快快请起!”

元至元十八年、日国弘安四年、唐国元年十月六日,征东大将军李洛下日国京都,京都朝廷投降。

在日国君臣痛苦万分的目光中,征服者李洛的苏鲁锭大纛终于进入平安城。东征军在锣鼓声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

然后,李洛的大军封锁城门,迅速控制了京都皇宫,衙署,街坊,府库。并下令不许胡乱杀人。

李洛没有住进皇宫,而是将皇宫都封锁起来,同时将两个天皇软禁在清水寺,将所有公卿大臣以及家眷,全部软禁在皇城禁军兵营。

城内所有的公卿府邸,也全部被封锁。东征军的进城,反而让城中重新恢复了秩序。

就在征东军进城的同一天,开始下雨了。

秋雨连绵,凄风苦雨,似乎象征着京都朝廷的命运。

这场秋雨,竟然一下就是四五日。东征大军为雨所阻,无法东归松阪海湾,只能滞留平安城。

李洛当然不会闲着,他控制了京都君臣后,下令嫡系将皇宫和各大神社,各大寺庙的图书典籍,书画古器,全部搜罗一空。

其中很多东西,都是来自中原,而中原已经没有的。

比如南北朝的,王羲之的,唐宫的镙钿紫檀五弦琵琶等。还有商周青铜器,两汉金器,唐宋书法,北朝佛像,魏晋孤本等等。

很多东西,要么是当年中原皇帝赏赐的,要么是日人在中原搜集的。

这些东西放到后世,都是国之瑰宝。

除了搜括东西,李洛还下令将所有京都的工匠控制起来,准备带回海东。

至于金银,李洛也搜括了近百万两。要知道,京都的财富都变成军费给了幕府,还能搜到这些,已经不错了。

金银浮财,李洛大方的一股脑全部赏赐给了将士。出征这么久,是该赏赐一次了。

闲暇之余,李洛也没忘记观赏秋雨中的京都城。

虽然他是大将,但骨子里是个喜爱风雅的男人啊,呵呵。

谁说秋风秋雨愁杀人?我觉得挺好啊。

PS:今天实在太忙,就到这了,朋友们晚安!蟹蟹支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